第1节 团聚的日子 (第2/3页)
赛,书评者认为淡化那种情绪不应该,作者认为时过境迁找不到那个时代的代入感,还有个别小盆友皮青书评者追求伟光正,呵呵,实际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一段历史是否有代入感和共鸣,实际上就是代沟嘛,如此简单。
当时的东亚和世界格局,苏联分裂后国力急剧下降,美国通过军事介入伊拉克开始在战略上的扩张,冷战以苏联大败和美国大胜告终。而中日韩、港澳台、中国与中亚等各方面的关系,就变的微妙了。
1990年亚运会的时候,中国解说的时候还是称呼韩国为“南朝鲜”,但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称呼就改成了“韩国”,那就是政治外交上的调整在体育竞技上的体现,从乒乓外交到篮球外交,体育从来都是外交的一个重要手段。
当时老布什曾经提出过关于朝鲜半岛“交叉建交”的构想,中苏分别与韩国建交,美国与朝鲜建交,这样朝韩之间即使暂时不建立外交关系,和平局面也会通过这个“交叉建交”更加深化了,东亚运动会的设想,以及1991年确定了1995年第二届东亚运动会在朝鲜平壤举行,也就是基于这种想法上的一种“破冰”。
后来,1992年中俄分别与韩国建交,老布什把建交提案交给国会之后没有能够连任成功,所以,民主是耍赖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就像日本蹦出来一个首相抓狂蹦跶几下然后辞职,一个样子。所以朝鲜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被孤立了,再后来就开始慢慢的通过各种媒体工具进行负面宣布,继而妖魔化,到了2010年左右,朝鲜和1990年前后的伊拉克,在国际形象上已经很相像了,新闻不是披露什么真相的,它也是政治的一个手段,和体育一样。
对于中国也是一样,这个东亚运动会,促进了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交流和交往,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交流交往,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了,上合组织也成立了,东亚国家和很多国家也知道了,美国的关岛军事基地,并不是他们国家的领土,关岛是一个独立的地区。基本上,该达到的目的也都达到了。
1995年第二届平壤东亚运取消之后,东亚运动会改成了四年一届,于是1997年第二届东亚运动会的东道主便由釜山取代了平壤,2001年第三届运动会的举办权是1996年议定的,原本是澳门举办,日本提出通过筹备东亚运动会来提振阪神地震后的经济,于是改在了日本大阪进行,澳门举办2005年的第四届,第五届由香港来举办,这都是90年代大背景下发生的。
进入21世纪以来,911之后美国借机进驻中亚这个重要战略位置,然后进一步在中东地区收紧对伊拉克的绞索,为此美国需要日韩充当亚洲的前进基地,日本趁机以后勤输送等名义加紧了海上自卫队建设,此后外交方面一步步从亲华向排华发展,逐渐从**十年代的热度降温,从政冷经热,再一直降温,到了2010年开始,已经逐渐开始往军事对抗升级了,到了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