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朝鲜独立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朝鲜独立师 (第3/3页)

鲜**师师长的职务。朴一禹关内敌后战场担任过县长,擅长游击作战,担任这个副政委,并金策同志还要担任东北局宣传部长期间任代政委也是恰当的。”

    “你去和杨总指挥、魏政委商量的时候,就说这是我的意见。既然央不同意这个朝鲜**师继续留一路军编制内,有意纳入吉东军区建制,我是东北局主管军事的书记,有提名这个朝鲜**师指挥班的权力。”

    杨震嘴上说是商量,实际上不容拒绝的语气,让李延平惊愕之余也不禁苦笑。这个口气叫商量吗?再说有你这么安排的吗?这个要组建的朝鲜**师,可是一路军出身的干部、战士占了绝大部分。

    可你这指挥机构,师长金雄、副政委朴一禹、参谋长崔仁是关内调来的。甚至没有连一个从抗联派去苏联学习后,调到关内工作的都没有。能力怎么样先不说了,他们甚至连部队都不熟悉。

    金策就不说了,虽然是原三路军调过来的,但是北满的省委书记,现是东北局的宣传部长担任这个师政委倒也是资历足够了。可副师长崔石泉、政治部主任金光侠、副主任姜建可都是二路军出来的。

    崔石泉担任过七军参谋长、代理军长、二路军的参谋长,吉东军区二分区司令员,这就不说了。原来的军长任一个副师长,无论是能力和资历也都够了。政治部主任金光侠原来是二路军警卫旅的政委,现是司令部训练部基础部长。而副主任姜建是二路军团政委出身。

    原一路军出身的干部,只有一个朴德范任副参谋长这个不掌握兵权的虚职,这说的过去吗?部队的主体除了少数原二路军的朝鲜籍同志之外,主要是人家一路军抽调的,主要指挥员却是一路军的一个不用。你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定了,有没有想过一路军的感受?

    看着李延平听完自己对这个连架都没有搭起来的朝鲜**师的人事安排后,一脸错愕的表情,心里摇头:“李延平的眼光还是有限。还是没有明白央的调集大批朝鲜干部返回东北工作的意图,没有明白自己这番安排的苦心。”

    自明代以来,日本几次侵略国的野心,包括甲午战争都是以朝鲜为跳板的。谁控制了战后的朝鲜政府,也就控制了国陆地东部的门户。熟知后世历史的的杨震看来,战后的朝鲜政府必须牢牢控制国手。

    至于央是不是也抱有这个想法杨震不知道,但杨震自己却是认为战后的朝鲜,必须要控制国手。绝对不能像后世一样,赔了夫人又折兵,再养上一头白眼狼来出来。

    至于后世那个名义上打着共和国的旗号,实际上已经成了封建世袭制,除了伸手要钱、要粮食援助之外,就是时不常的搞出点动静给世界看的朝鲜政府绝对不能出现。至于能否改变战后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这点杨震倒不是太意。

    杨震看来,对于一个惯于狐假虎威,刚吃了几天饱饭,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这么一回事。以剽窃为己任,狂妄自大,甚至整个民族都带着一股病态的心理,分裂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打定主意的杨震,看着一脸错愕表情的李延平后,突然想起了自己忽视了一个人。那个人能军队延安派和苏联派占据大多数,官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之下,利用自己抗联时候的基础,以及朝鲜民族情绪成功的清洗了这两大派别,绝对有一定的手腕。这个人绝对不能再让他带兵了。

    看着一脸错愕表情的李延平,杨震犹豫了一下后道:“这样,原二军师不是有一个叫做金成柱的师长兼政委吗?让他担任这个**师的政治部副主任。至于姜建同志,不是原来的一旅政治部主任吗,那就调到他到后勤部,接替张镇华担任政委。至于李泰一不要一分区了,他不是军事干部出身吗?调他到二分区任参谋长。”

    说到这里,杨震沉默了一下对李延平道:“你与一路军商议朝鲜**师的人选时候,转告魏政委一句话。就说我请他多看一下日两国几次战争的经过,以及多考虑一下战后东北边防的格局。我想他们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