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元昭宗亡国北逃立志中兴 (第2/3页)
科大公宜万一世,获得了钦察汗的高度信任,借势大肆扩大领土,不断壮大势力,促使了后来俄罗斯的发达和兴旺。札尼别死后,宫廷内外,篡权夺位的政变相继发生,国内长期处于混乱之中,阿罗思的各位诸侯,也各自图谋独立。帖木儿率领蒙古大军前往增援,镇压和平定了俄罗斯全境,扶持拥立脱克达米昔为钦察汗。
帖木儿凯旋回师,离开俄罗斯后,脱克达米昔别图拓地方首领,率军侵入了帖木儿境内。帖木儿怎肯善罢干休,立即亲自率领大军兴师问罪,驱逐了脱克达米昔,另立一位汗王,叫作可里的克。表面上让他担任首脑,管辖国家,实际上是一个傀儡,仍然由他自己控制,就像现在的国际法所说,是所谓的的被保护国。
帖木儿野心勃勃,四处征战,吞并了西域,又发兵挺进南方,侵略印度,侵占了母儿坦,攻陷了叠尔黑。不久后因突厥遗种族的阿斯曼国,即今土耳其国。那里的部落酋长,名叫巴贾塞脱,联络勾结阿非利加洲的埃及国,共同出兵,夹击帖木儿的属地,帖木儿立即回师,抵抗敌军,两军发生激战。首先攻破了埃及军,擒获了巴贾塞脱,平定小亚细亚全境,重振军威,各国震动,帖木儿借助声威,立即招集蒙古各地的王公贵族,率领各路大军大举向东进军,竟欲重新收复中原,统一天下,仿效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的勃勃雄心,恢复元世祖忽必烈的宏伟基业。让他无可奈何的事,天下民众早已厌恶了元朝的残暴和**,阻止他再振雄风,收复山河,这位大名鼎鼎的帖木儿,竟然在率军作战的征途中生病死亡,从未损失到明朝的一片土地。
在元朝行将灭亡的时候,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回到京城,多次请求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南下督师,剿灭江淮一带的吴、周等地方政权,元惠宗妥欢帖睦尔不信任他,因而在两个月后改由扩廓帖木儿代皇太子南征,封其为河南王,统领天下兵马。但扩廓帖木儿却在彰德按兵不动,所以惠宗怀疑扩廓帖木儿有异志,并迁怒于奇皇后与爱猷识理达腊,他愤愤不平地对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说:“向者孛罗举兵犯阙,今日扩廓总兵,天下不太平,尔母子误我天下!今天下土疆分裂。坐受危困,皆汝母子所为也!”爱猷识理达腊好像被当面揭短,好像挨了打,顿时羞愧难当,无地自容。然而胳膊肘终究是向里拐的,在各路军阀混战、不听调遣的情况下。爱猷识理达腊接受伯元臣、李国凤等人的建议而向惠宗妥欢帖睦尔主动请缨,惠宗妥欢帖睦尔也于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八月命爱猷识理达腊总天下兵马,设大抚军院,坐镇指挥,与敌军展开激战。爱猷识理达腊领兵后,又调诸军攻打扩廓帖木儿。
在元朝内乱之际,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崛起的朱元璋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明,出兵北伐元朝。眼看江山丢失在即,惠宗又归罪于爱猷识理达腊,杀了当初提出太子统兵建议的伯元臣、李国凤等人,于至正二十八年,即1368年,洪武元年闰七月撤销大抚军院,恢复了扩廓帖木儿河南王、太傅、中书左丞相等官爵。令其出兵勤王,不过为时已晚。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日。明军逼近大都,惠宗与奇皇后、爱猷识理达腊等人及百官从大都健德门仓皇逃往上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北元开始。
大敌当前,面临危局,元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