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金国在战火硝烟中灭亡 (第2/3页)
吩咐身边的人,慷慨地把皇帝专用的昂贵物品,去犒赏前线作战的忠诚军士,鼓励士气,英勇杀敌。
接着皇帝下令杀掉了皇宫里喂养的战马,用马肉犒赏那些很久没有沾到肉食的军队将士,金国这时也是强弩之末,大势已去,无法挽回国破家亡的命运。皇帝却心存侥幸,想尽力挽救危局,企图东山再起。
日薄西山的金国小朝廷,在君臣的勉强支持下,只支持了两个月,就像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已经气息奄奄,半死不活,朝不保夕了。第二天,就是金国皇帝守绪当上皇帝后十年的纪念,也是蒙古窝阔台汗继承汗位的第六年的纪念日。一个是穷途末路的灭亡,一个是方兴未艾的兴起。
那天,金国小朝廷暂时栖身的蔡州上空,黑气阴沉,山雨欲来,日月无光,显得一片凄凉。守城的将士和民众,由于长期战争,缺吃少穿,劳累过度,全都面目枯焦,憔悴不堪。守卫在城墙上,绝望地俯视着城下的敌人军队,那时正在肆无忌惮地会餐和狂饮,大声地欢叫着,高呼着,相对之下,更觉得自己的凄凉和惊恐,忧伤和绝望,处境狼狈,无可终日。
金国皇帝早晨起来,毫无心绪,懒洋洋地到城市里巡视了一周,看见自己身处重围,求生无望,只得叹息了一阵,好不容易才艰难地熬过了一天。到了晚上的时候,他的临时皇宫里,召见了统兵的元帅承麟,他担任着东西两个方向的抵抗任务,金国皇帝异想天开,想解脱自己,准备将皇位传给他。
承麟听了,出乎意外,非常惊恐,顿时不禁痛哭起来,跪拜在地上,不敢领受,坚决推辞。劝告皇帝寻求更好的办法。
金国皇帝叫承麟站起来,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上,金国皇帝对他说:“我把皇帝的宝座让给你,实在是走投无路,迫不得已的办法!我看这座城市,已经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无法突围,危在旦夕,难以保全。我自己知道,我身体肥胖,不能骑在马鞍上冲出重围,不能拖累军队,只好在这里死守,和城市同存亡,以身殉国。你身体强健,动作敏捷,况且还懂得一些兵法,万一能够幸存下来,也可以保全我们的血统和祖宗的荣耀,不能东山再起的机会,那样我死了也会安心。”
承麟并不买他的帐,继续推辞,金朝皇帝看法办法不行,又立即召集朝廷里的官员,在昏暗的灯光下,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意愿,大家都很赞同他的提议,于是承麟也不得不勉强答应,跪拜在地上接受了象征着兵权的玉玺。
第二天,承麟继承了金国的皇位,成为金朝的新皇帝,掌握了国家的政权,朝廷文武百官也排列在大殿上向他表示祝贺。
蔡州城里金国新皇帝继承皇位,交接典礼还没有结束,就忽然看见一个哨兵慌慌张张地跑进军帐里来,报告说南面的城市已经燃起了大火,宋**队已经得手,攻进城内了,完颜仲德连忙率军出去,与敌军展开巷战,夺取城池。
北面的蒙古军队也发起了猛烈攻势,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凶猛杀了过来,宋国和蒙古的军队四面夹攻,声震天地,顿时硝烟弥漫,尸横遍野,非常惨烈。
完颜仲德知道敌军来势凶猛,无法战胜强敌,就反转来保护金国皇帝守绪,准备杀开血路,拼死突围。当他急匆匆地赶到皇宫时,看见皇帝已经悬挂在屋梁上,舌头已经从嘴里长长地吐了出来,身体已经僵硬,他已经上吊自杀很久了。
金哀宗生于金承安三年,1198年,八月二十三日,初名守礼,金卫绍王时为金紫光禄大夫。贞祐元年,1213年,宣宗登基后,晋封其为遂王,并任秘书监,后改枢密使,总揽金**政大权。贞祐三年,1215年,皇太子完颜守忠因中都失守,忧郁而死。其子皇太孙完颜铿在次年也早逝。
贞祐四年,1216年,正月,完颜守礼被立为皇太子,四月,宣宗赐名守绪。
元光二年十二月,1224年1月,金宣宗驾崩,享年62岁。庶子,平章政事,英王完颜守纯抢先进宫夺取皇位。完颜守绪接到讣告,于第二天才赶回南京,立刻命令枢密院官以及东宫亲军三万人屯守在东华门大街,并派侍卫四人将完颜守纯监禁在近侍局内,然后在灵柩前即位,时年25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正大”。
正大元年,1224年,六月立妃徒单氏为皇后。面对危局,金哀宗力图振作,即位后立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内,大胆起用完颜合达、犯人完颜陈和尚等女真卓越将领,起用胥鼎等文武兼备的致仕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