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会堂 (第2/3页)
了生死了,而自己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试探一下中央的底牌,毕竟一直以来都没有了解这个计划真正目的是什么。
想到这里汪洋赶紧艾瑞克空间转移到香港,去那点出席典礼的衣服,毕竟现在穿在身上的衣服根本就不适合出去穿着,要是就近购买几乎没有上次买的那么贴身的,而且也太高调了,毕竟这里是经常,如果自己太高调了话,说不准又被谁盯上了。
剩下的时间汪洋翻开了这个小楼的书架拿出了一本人民大会堂的书籍,他现在似乎都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去哪里都会仔细研究一下这个地方的方位布置图,对于汪洋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有事情发生,汪洋可以选择最有利的地形趁着应对。
虽然着人民大会堂是国家的军事重地,但是自从出了任龙这么一帮人以后,那么就不会有什么是安全的,而这些窥探的势力难道只有任龙一家吗,汪洋打死也不信。
汪洋仔细看了起来,民大会堂的建设来源于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决定兴建十大建筑,展现1949至1959年十年来的建设成就。这些建筑追求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人文环境相协调。人民大会堂为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施工,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仅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人民大会堂集中了当时全国各地的建筑材料,建筑工人加班进行建设,仅仅用了10个月就完成了从设计图纸到从内到外所有装修及设备的安装调试。
人民大会堂壮观巍峨,建筑平面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四面开门。外表为浅黄色花岗岩,上有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下有5米高的花岗岩基座,周围环列有134根高大的圆形廊柱。人民大会堂正门面对**广场,正门门额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正门迎面有十二根浅灰色大理石门柱,正门柱直径2米,高25米。四面门前有5米高的花岗岩台阶。人民大会堂建筑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以及四周层次分明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广场整体的庄严绚丽的图画。内部设施齐全,有声、光、温控制和自动消防报警、灭火等现代化设施。人民大会堂建筑主要由3部分组成:进门便是简洁典雅的中央大厅(只是门厅不设座位)。厅后是宽达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会堂;大会场北翼是有五千个席位的大宴会厅;南翼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楼。大会堂内还有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堂。
而在汪洋的邀请函上面写清楚金色大厅,这个对于汪洋来说是非常神秘,因为汪洋在刚才看书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