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道人来访 (第2/3页)
显得太多了吧。一路上竟然还弄了个仪仗队,弄的整个车队跟要出殡一样。
好不容易折腾到了家的门口,汪洋赶紧让这帮人停止荒唐的前进,如果这个造型折腾到门口不得叫街坊邻居给笑话死啊,自己毕竟是个普通人开不得这种玩笑,而汪洋还想过那种早上出去买点早点吗,没事就步行回家的生活,他可受不了王秃子安排的这些高难度场面。
他赶紧走进了家们,对于汪洋来说,这种回家的感觉对于他是久违的,汪洋十分的想回家,这也是他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一直想做的,但是当他走进了大门的时候,发现了奇怪的一幕,一个穿着道袍的老道正站在大门口,看着眼前的结界,微微的发笑。
汪洋看着这个在现代都市穿着道袍的家伙,汪洋简直无语了,刚从教廷那个变态的地方回来,他的时代观点就有点混乱了,一看见穿着古代衣服的家伙,他就不由得很反感,因为任何一门教并不是靠传统而发扬的,而有传承不代表要穿着古装走在这个时代,在汪洋来说几乎是非常有思想问题的。
但是汪洋不知道,如果是那些一直在结界中生活的高人吗,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结界,历史的脚步几乎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的时候,那么穿着古装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对面的老道笑着说道:“无量天尊,这位可是这个庄园的主人,在下冒昧打扰了,可否让再下进去详谈。”
对于道家,汪洋一直是不陌生的,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汪洋曾经在李教授家读了很多书籍,大部分是关于道家的,道家学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是解释此原理的内涵,从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
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道家讲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