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激光通道 (第2/3页)
面奔行,而巨大的小镇几乎没有一个人,现在对于汪洋来说,他确实非常想见到一个活着的人,因为到现在为止自己来到这里的原因和目的都是混乱的。
他实在不想被这么玩下去,而且到最后都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当他们走到车队的尽头的时候,确看到了一片亮光的走廊,走廊进到有一扇金属门,而这走廊看起来一片洁白,看来是诡异的要命。
汪洋正要踏进去,莉莉突然拉了他一下说道:“我建议你还不要就这么进去,这个地方跟我们训练的地方很相似,这走廊的墙壁的两边似乎都是玻璃的,而里面有奇怪的我照明设备,如果我没猜错,这似乎是个激光通道。”
激光通道,,汪洋第一次听说过这个名字,这玩意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汪洋吃惊的看了半天,弗兰克已经靠了上面严肃的说道:“汪先生,如果这是个激光通道的话,咱们可要小心了,这玩意我真的见过几次,这种强大的防御武器几乎能能把人瞬间切成碎片,简直是可怕的要命。”
激光的理论基础起源于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技术理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这一理论是说在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高能级上的粒子受到某种光子的激发,会从高能级跳到(跃迁)到低能级上,这时将会辐射出与激发它的光相同性质的光,而且在某种状态下,能出现一个弱光激发出一个强光的现象。
这就叫做“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简称激光。
1958年,美国科学家肖洛(schawlow)和汤斯(townes)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当他们将氖光灯泡所发射的光照在一种稀土晶体上时,晶体的分子会发出鲜艳的、始终会聚在一起的强光。
根据这一现象,他们提出了”激光原理”,即物质在受到与其分子固有振荡频率相同的能量激发时,都会产生这种不发散的强光--激光。他们为此发表了重要论文,并获得196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0年5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实验室的科学家梅曼宣布获得了波长为0.6943微米的激光,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束激光,梅曼因而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激光引入实用领域的科学家。
激光切割技术是一种摆脱传统的机械切割、热处理切割之类的全新切割法,具有更高的切割精度、更低的粗糙度、更灵活的切割方法和更高的生产效率等特点。激光打孔方法作为在固体材料上加工孔方法之一,已成为一项拥有特定应用的加工技术,主要运用在航空、航天与微电子行业中。
而他们眼前的这行玻璃墙壁好像能把激光进行反射和折射而形成激光光线,这些光线将会像大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