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第3/3页)
演时刻,那两粒头球不用过多的带着感慨的介绍。有人说,这是齐达内从准巨星成长为巨星的站点。有人说,此前齐达内已经是巨星,这是确立他王者地位的战斗,持着两种说法的人,可能是出于不同的心理。
齐达内的盘带,比罗纳尔多更为随意,轻盈舞步的过人,比罗纳尔多更有境界。他不是罗纳尔多那样的狂风骤雨,齐达内是更有深度的控制球,掌握节奏,主宰比赛。
球王的争夺在各种战场开始,不仅在球场上,更在媒体上,各有支持的记者,在报道中或明或暗地表达自己带着情感的观点。
如果02世界杯,齐达内不是因为受伤,致法国队翻船。或许第三代球王之争,在那时就见出分晓。
06世界杯,看来注定会是球王登位的地方,虽然和齐达内竞争球王的罗纳尔多状态并不好,但毕竟在八分之一决赛中破了世界杯的进球纪录。
人们都在期待着,法国和巴西在1/4决赛当中相遇,然后齐达内和罗纳尔多决出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球王。
但是毫不起眼的比利时却扮演了搅局者的角sè,一次犯规,让这场对决成了泡影,球王之争也将继续下去,或者要等到一个新的球王诞生,毕竟罗纳尔多已经成了肥罗,齐达内只留给了人们一个背影。
让人忍不住的惋惜。
在这场比赛之前,人们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齐达内的脚步已经略显蹒跚,但在斯图加特这个美丽的夜晚,人们再次看到了一代艺术大师的jīng彩表演。
率领法国将士在大半场的时间内都完全压制住了比利时,99%的过程都很完美,直到那最后的一铲。
或许天才都注定伴随着悲情,齐达内也用这样一种谢幕方式,为自己加上了一个悲情的注脚。
足球场上的悲情人物层出不穷,他们无一例外,都曾惊才绝艳,比如桀骜不逊、xìng格孤僻、爱惹是非、见异思迁、拈花惹草,和这些贬义词始终联系在一起的罗马里奥,说起“独狼”罗马里奥,那真是一言难尽。不过,正所谓“士别三rì当刮目相看”,罗马里奥也有低声下气并痛苦流涕的时候。1998年和2002年,为了搭上世界杯的公交车,94年为巴西夺冠第一功臣罗马里奥,竟然在记者招待会上象一个乞丐那样泪流满面,苦苦哀求主教练将他带进世界杯。可惜,扎加洛和斯科拉里的铁石心肠,却让“独狼”的感情攻势变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也许,现在的罗马里奥还在为当初自己的泪水而后悔呢,要知道,这对“独狼”的形象是不可估量的伤害。
还有尤西比奥,提起“黑豹”,那绝对是顶天立地的汉子。1966年世界杯,“黑豹”尤西比奥所向无敌,凭一己之力先后将超级大黑马朝鲜和卫冕冠军巴西淘汰,以自己神勇无比的状态,向当时的王者贝利发起了挑战。然而,正当葡萄牙人雄心勃勃剑指雷米特金杯的时候,东道主英格兰队在博比.查尔顿爵士的带领下,无情地宣告了葡萄牙人的死刑,尤西比奥虽然竭尽全力也无法挽回败局。赛后,他充满伤心的泪水,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的经典画面。
还有齐达内的老对手罗纳尔多,2002年5月5rì,和拉齐奥的比赛,国际米兰只要赢球,就能夺得近14年来的第一座联赛冠军奖杯。可惜,国际米兰输了;输得很遗憾,但又很正常。被换下场的罗纳尔多,捂着双眼无声的流下了眼泪。的确,饱受伤病困扰的巴西人,第一次距离冠军奖杯如此之近,可到头来却功亏一篑。罗纳尔多的眼泪,是失望的眼泪,是悲伤的眼泪。
当然也少不了范巴斯滕,郁金香的国度从来就不缺乏天才,比如范巴斯滕。说到巴斯滕,人们或许更多想到的只是“杀手”、“剑客”、“天鹅舞者”以及1988年欧锦赛对苏联的那记匪夷所思的0度角进球。其实,巴斯滕也是人,一个平凡的人,他也会悲伤、也会流泪。1992年,当伟大的范巴斯腾的点球被同样伟大的施梅切尔扑出,荷兰德劳内金杯之梦破碎在半决赛的门前之时,英雄泣不成声,1994年,当伤痛的折磨让巴斯滕不得不告别ac米兰、告别橙衣军团、告别绿茵场时,球迷们山呼海啸般的“basten”让荷兰人双眼噙满了泪水。
还有那位坏小子加斯科因,爱喝啤酒,并不是加斯科因唯一的受人关注的地方。作为英格兰足球史上有名的中场球员,出众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大局观,也是加斯科因深受球迷喜爱之所在。不过,这些都难以与加扎的泪水相媲美,“坏孩子”的眼泪也曾俘获了无数球迷的心。
1990意大利世界杯,英格兰人一改往昔丑陋单一的战术,在加斯科因的带领下,踢出了漂亮的艺术足球。然而,在半决赛中占据上风的英格兰队,最终还是倒在了德国人最擅长的点球之下。赛后,加斯科因不屈的泪水,感动了所有球迷甚至改变了世界对英格兰的看法。
马拉多纳,jīng彩绝伦的传球以及出神入化的盘带,这就是上帝赐予阿根廷人的灵感与天才。同样,马拉多纳的泪水,也是那样的永恒,那样的让人难以忘记。
90年意大利世界杯,卫冕冠军阿根廷在球王马拉多纳的率领下,一路跌跌撞撞杀进了决赛,与四年前的对手德国队再次相遇。然而,那一次上帝选择了坚强的rì尔曼人,一个点球,结束了阿根廷队的世界杯之梦。赛后,马拉多纳哭了,哭得很无助。
还是马拉多纳,还是世界杯。1994年美利坚之夏,对于阿根廷足球来说,绝对是耻辱xìng的记忆。因为吸毒,球王马拉多纳被剥夺了比赛的资格。少了jīng神支柱,阿根廷队就像是孤魂野鬼。在球场外目睹阿根廷被罗马尼亚淘汰,马拉多纳掩面哭泣。电视画面是没有生命的,可正是通过电视机,人们永远地记住了马拉多纳,一个爱哭的孩子。
巴蒂斯图塔,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剽悍狂放的巴蒂是坚强的,即便是像关云长公一样刮骨疗伤,大概也不会流泪。但那一次,人们亲眼看见,巴蒂流泪了。2002年的韩rì世界杯,埋葬了无数英雄的梦想,也埋葬了老巴蒂最后一次代表阿根廷捧起世界杯的心愿。
2002年6月12rì,阿根廷对战瑞典,胜者王侯败者寇。尽管贝尔萨在场边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丈量着中线到阿根廷替补席的距离,可随着斯文森那道jīng妙的弧线,阿根廷不得不踏上回家的旅途。出局了,一代球星的世界杯之梦就这样醒了。被克雷斯波替换下场的巴蒂,在场边悲伤的哭了。足球就是这样。也许,正因为有了眼泪,足球才变得更加的完美。
提到悲情人物,自然不能不提巴乔,1994年的美国玫瑰碗体育场,注定是巴乔此生最不堪回首的伤心地。在那片神秘而又奔放的土地上,意大利人有jīng彩的演出却也有悲戚的绝唱。神勇的巴乔,率领着意大利队从小组赛一路杀进了决赛,但是,面对罗马里奥领衔的巴西队,意大利人却再也没有能够创造神话。
在点球大战中,此前有如神助的巴乔站在塔法雷尔面前,一脚将球shè向了看台。巴西人欢呼雀跃,但巴乔唯有黯然神伤,双手叉腰暗自流泪的镜头,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变成了记忆的永恒经典。
或许不应该把齐达内也归结到悲情人物当中,他拥有过世界杯,欧洲杯,拥有过人们所能想象的一切荣誉,但是当齐达内那落寞的背影消失在体育场尽头的时候,就算是作为对手的迪甘都忍不住眼睛酸涩。
齐达内走了!
虽然比赛还没结束,但是人们有理由相信,这已经是足球大师留给人们最后的记忆了。
因为迪甘站了起来,虽然脚步踉跄,但他还是拒绝了被换下场,坚定的站在了足球的前面,距离禁区只有一步之遥。
没有助跑,当主裁判的哨声响起之后,迪甘直接一脚,将球踢了出去。
足球带着剧烈的旋转,绕过了法国队的人墙,然后飞快的下坠,巴特兹甚至都没来得及作出任何反映,只能转头,用惊愕的目光注视着足球从一个理论上的死角钻进了球网。
同样没有庆祝,迪甘在踢出这脚球之后,就跌坐在了地上,他的腿已经支撑不住了。
欣喜若狂的队友们簇拥上前,他们想要拥抱迪甘,可是在这一刻谁都不敢去触碰他,只能围着他大声的欢呼,呐喊。
看台上的比利时球迷也疯狂了,他们绝对没想到这场比赛的剧本居然会是这样的,跌宕起伏。
法国的球迷则两眼无神,他们已经预感到,虽然比赛还剩下三分钟,但是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他们想要去憎恨,但是却不知道该恨谁?
迪甘!?
各为其主罢了!
齐达内?
他已经做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还有什么理由去怨恨呢?
迪甘被古尔搀扶着站了起来,他没有下场,他想要留下看着比利时获得胜利。
最终在经过了漫长的补时之后,一切都结束了。
迪甘已经没有了力气去庆祝胜利,比利时的队医飞快的跑到了场上,将他抬了下来,在被抬到场边的时候,迪甘分明看见齐达内站在球员通道的角落里,虽然看不真切,但是那个身影在迪甘的眼中格外的萧索。
迪甘无力的摆了摆手,算是向一个时代的伟大人物告别。
亲手葬送偶像的职业生涯,迪甘不觉得残酷,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一代传奇落下了帷幕,接下来就该轮到他上场了。
球员通道内的齐达内看着欢庆胜利的比利时人,再看看落寞的国家队队友,叹息一声,摇了摇头,转身离去,他的故事已经结束,接下来是年轻人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