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12 救灾大募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12 救灾大募捐 (第2/3页)

首次进城,玄武湖的水位上升,威胁到了小渔村的安全居住,所以刘光才把曾橙带到了城里,他俩都穿着粗布衣服,夹着雨伞,包袱里装着家里所有的积蓄,一共三十五两银外加三四百个铜板,刘光说怕大水淹了岛,要在城里租个房住,曾橙历来是夫唱妇随,对刘光的话言听计从,麻利的收拾好行李就跟着来了,当然村里的其他人也一同跟着进城,他们的行李都集放在雇来的驴车上,房自然是早就安排好的,地处城南繁华地带,路上正好经过募捐大会的现场。

    募捐大会的组织者里确实有几个才,宣传工作非常到位,用大字报的形式宣传了湖广水灾的惨状,识字的秀才们摇头晃脑的读着告示,百姓们一边听一边发出震惊的吸气声,水灾地区人民的悲惨生活通过宣传人员的生花妙笔和秀才们的义务演说得到活灵活现的体现,闻着无不伤心,听者无不落泪,曾橙远远的站着,眼睛里浮现了晶莹的泪花,对刘光说:“咱们也去捐一些吧。”

    刘光欣然同意,两人走进人群深处,来到能看见募捐大会台的地方,只好上面正在进行大户们的募捐,每一家的代表把大额本票放进募捐箱之后,监督人员都要猛敲一阵锣鼓,大声的宣布银两的具体数目。然后写在水牌上,高高挂起供人们观看。

    登陆17K学网,正版铁器时代

    大多数富豪们捐的银还是和自身的地位相匹配的,譬如水牌上写的利国铁厂十万两银,淮南煤矿五万两、松江织布厂八万两、,江南造船厂十万两,光这里面就有两家是刘光的私人企业,为了赈灾,他把企业的流动资金都拿出来了,随着每一家银数目的爆出,台下熙熙攘攘的百姓就发出一阵叫好声,那些捐款的人通常也会冠冕堂皇的说上几句客套话,捐款的最*是日升昌的代表上台的时候,谁都知道这家票号是天下第一富,他们捐款的数额也是大家猜测很久的谜团,随着一阵锣鼓,主持人报出数字:日升昌银号,十千百两,这是一个很合适的数字,因为他不能比皇上捐的还多,十万多两已经是个惊人的天数字了,台下百姓莫不惊讶,然后齐刷刷的鼓掌叫好,胡大掌柜自然不会抛头露面参加这样的活动,她只委派了一名副手上台说了几句,也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

    随后上台的是一位年富商,此人年约五十,名叫王久,过举人,手下有一支规模强大、技艺精湛的建筑队,小到民宅的修葺,酒楼商铺的营建,大到皇家园林的设计、城墙的建造都有广泛涉猎,和工部的关系相当良好,刘光的青岛城就有一半的工程是包给他做的,合同金额高达数十万两,利润也很客观,王家干这一行在南明是首屈一指的领军人物,家资巨万,据说起码有三百万两;王久此人也有着很高的学修养,擅长画图,设计,也能吟诗作对,在这些充满铜臭味的商人们间算是一个曲高和寡的异类。而且他经常光顾寺庙烧香许愿,是个信佛的居士,南朝四百八十寺他几乎走了个遍,每年花的香油钱就有上万两。

    王久拿出一叠银票交给户部的官吏,那官吏数了一编,好像很不相信自己眼睛似的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