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5 西部大开发 (第2/3页)
力都用在西部上,因为皇上好大喜功,巴望着大胜之后泰山封禅,所以毫无保留的战争,朝廷大佬们手头都有不少战争债券,西部的胜利与否和他们的利益休戚相关,所以大伙也都全力战争,西边来的奏报谁也不敢怠慢,全都是当天事当天毕。
民间对于战争也很关注,因为无数工厂靠着战争才能发财,西征军吃穿消耗,西域铁路的铺设,还有各种新武器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岗位和发财机会,谁要是能捞到兵部的订单那就算发了,那可都是一个单上万两的大合同啊。
趁机浑水摸鱼的也有,妄图生产一些伪劣产品蒙混过关换取银两,可是这些人都迅速被处理了,只要前线有一点不满,南厂就要查办供应商,就说那批劣质罐头吧,现在厂门已经贴上南稽事厂的封条了,老板被抓,兵部负责审核的官员也被查处。
两国交兵打得就是国力,大明朝已经步入了皇权官僚资本主义时代,军队也迈入了火器时代,而噶尔丹政权则是完美的封建君主制国家,军队达到冷兵器时代的巅峰状态,倘若大明倒退二十年,一定不是西夏的对手,可幸运的是,就在这二十年间,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一辈的彭建国他们用蒸汽机带动了工业明,新一辈的刘光他们又开创了战争技术上的革命,把冷兵器时代远远抛在了后面,即使如康熙、嘎尔丹般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在压倒性的技术优势面前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登陆一起看学网正版铁器时代,历史军事频道,更多精彩等着您。
大明兴举国之力来打这场战争,无数的物资通过陆路水路运到长安,然后转运兰州,分门别类按照轻重缓急再通过空运或者驼队运输到张掖前线,河西走廊上车流不断,往日那些奔走于丝绸之路的商人也被征召,承包了军队的运输业务,一时间千百万人牵着自家的骡马骆驼投入到支前的洪流来,从长安到天水到兰州,从兰州到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繁忙的程度是空前的,除了运输队伍,还有大量为了运输人员服务的车马店、饭馆妓院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全国有头脑的商人都把目光投到了西域,一场天启年的西部大开发就此轰轰烈烈的展开。
铁路的铺设工作进展的很快,刘光将原鄂州知府刘智君调了来担任铁道衙门四品提司,又从利国铁厂和戚墅堰机器厂调派了大量监工和技术人员,在他们的通力协作和十万铁道兵,十万俘虏的血汗劳作下,铁道以惊人的速度在向西延伸。
丹济拉兵败之后,手上还有两三万骑兵,但是天寒地冻,战马没有草料,士兵没有粮食,每天冻饿减员无数,和先前派去攻打嘉峪关无功而返的五万大军困守在酒泉城内苦苦支撑,外面红衫军的大炮日夜轰鸣,城内人心惶惶,军心不稳,试想半个月前他们还是围城者,现在就变成了被围者,这报应未免来的太快。
有飞艇有大炮,红衫军破城简直轻而易举,但是为了减少无谓的伤亡,他们只是围而不攻,等城内的人自己冻饿而死,丹济拉却没有吴三桂他们那样的决心,没等到杀马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