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1章 可能会上两个亿(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21章 可能会上两个亿(上) (第2/3页)

:“其实你没有看错,宋代五大名窑的哥窑和官窑确实挺像的,有共同的特征,但两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瓷器,有一定的区别。”

    “什么区别?”林海涛问道,“我怎么看上去是一样的,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啊。”林海涛仍然满腹疑团,不知道贺青到底是怎么区分那一点的。

    只听贺青一五一十地回答道:“两者相同的地方是表面上都具有开片和细纹,其实宋瓷大部分的瓷器都有这个情况,只不过程度不一样而已。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武片’。细小如鱼的叫‘鱼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相比官窑,哥窑更为稀少珍贵吧,据统计,现存世的哥窑数量远远比现存的元青花要少,所以每一件都可谓是稀世国宝,价值连城!”

    “原来是这样的!”听完贺青那番不厌其烦的长篇解说之后,林海涛恍然大悟,不住地点头,说道,“受教了!”

    当下贺青从口袋里掏出一枚袖珍型高倍放大镜,对着那件瓷器细致入微地察看起来。

    “刚才我所说的宋代官窑的‘紫口铁足’这个特征,其实也是哥窑和龙泉窑的一大特征,这就是哥窑和官窑比较相同的地方了。”贺青一边察看一边说道,“除了那些特征,哥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所谓的‘攒珠聚球’。”

    “‘攒珠聚球’?”林海涛惊疑道,“青哥,这个说法听上去挺怪异的,是怎么来的?”

    贺青说道:“所谓的‘攒珠聚球’其实就是釉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是指哥窑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所以想要鉴定一件哥窑,可以从这一点入手,否则可能判断不准。”

    “还有这么个情况啊?”林海涛用力点点头道,“跟着你又学习了!”

    贺青说道:“是啊,你仔细看一下,看有没有那个感觉。”

    说着他将放大镜递给林海涛,林海涛好生接过,然后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越看他脸色变化越大,果不其然,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