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乾隆爷的天价猫食盆(中) (第2/3页)
海涛,我们先好好看一下这个水仙盆,你是不是觉得这上面包裹的那层包浆分布得很均匀,而且有一种滑熟的感觉,越看越显得自然,相反,如果是刻意做出来的,那就越看越刺眼,不自然!”
“嗯,是的。”林海涛郑重地点头赞同道。
要不是经贺青那么一说,那他还真感觉不到这一点,现在在他看来,那件汝窑青釉水仙盆越瞧越“顺眼”了似的。
稍后,贺青伸出双手去,小心翼翼地捧起了那个水仙盆,继续说道:“鉴别瓷器的包浆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看光,看折射在上面的光有什么反应。包浆其实是通过光线来显示的,因此,瓷器表面有无包浆与是实光还是虚光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于不同瓷器有不同的釉质、釉层、釉面,使釉面上的光显示出不同的特性,因此人们往往根据其不同的性状,将实光称为‘宝光’、‘苏光’、‘蛤蜊光’、‘木纳光’,等等;而将虚光称为‘火光’、‘贼光’,等等。包浆是瓷器随着年代沉积而自然形成的一种物理现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件瓷器既使没有人去动它,放上五十年或更长的时间之后,自然也会虚光退去,实光显现。造假者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釉面虚光减弱,但造不出真实自然的包浆,做得再好总有缺漏的地方,只不过像‘朱仿’、‘明仿’等一些高仿,他们造包浆的手段很高明,虚光不明显,所以能以假乱真。”
他一口气说了很多,林海涛竖起耳朵听着,不住地点头。
“要不我们来亲自做个试验。”贺青随后又道,并将瓷器摆放到比较高的一个柜上。
东西放下来后,只见贺青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放大镜,侧对着那件瓷器的某个釉面看了过去,看得差不多之后只听他一本正经地解说道:“海涛,你来看一下,透过放大镜,我们能从这件瓷器上看到实光,那是‘宝光’,说明东西至少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么短的时间,起码在一百年以上!”
“哦,是吗?给我看一下!”听到贺青郑重其辞地那么一说,林海涛立时打起了几分精神,颇有一股好奇心。
贺青便将放大镜递给林海涛,让他自己好好感受一下。
于是按照贺青的指示,林海涛透过放大镜仔细地看了过去。
“海涛,你是不是看到聚光部位的某一个位置上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亮点?”一会儿后,贺青问道。
“嗯,确实有一个。”林海涛点头回答道。
贺青笑吟吟地说道:“那你现在再将手的放大镜调整到亮点、光焦与视线三点成一线,然后慢慢调整三者之间的距离,这样你就会发现,光线穿透釉面,形成明暗交织、山峦起伏甚至形成葡萄串珠般的柔光,而如果是新瓷的话,那么釉面就犹如一层金属膜,将光线阻止在釉面之上,形成无变化的耀眼强光,或者形成一层绞丝状强光,这样长期观察,你就会学会准确把握釉面包浆的深浅和虚实了。”
“青哥,真的啊!”按照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