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8章 敲竹杠的底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28章 敲竹杠的底气 (第2/3页)

经济援助的资金已超过华夏国,并持续增加。东洋国前首相纯一郎曾公开表示,华夏国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可以从东洋国的zhèng fǔ资金合作名单中毕业了。这使2005年以来两国zhèng fǔ资金合作温度骤降。东洋国zhèng fǔ已基本于2008年停止提供zhèng fǔ贷款、无偿援助、技术合作等三大主干内容。所以,在zhèng fǔ资金合作领域中双方关系趋冷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是能源合作方面。近几年来,随着华夏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华夏国对能源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巨大,节能和环保问题已成为华夏国、亚洲乃至世界的重大问题。而东洋国拥有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属于领先地位。如将其推广应用到华夏国,对华夏国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乃至世界能源供需平衡均能作出巨大贡献。但迄今为止,两国能源领域的合作多停留在口头上,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有实际效果的项目十分有限。

    但是自2010年上半年开始,东洋国经济却再次进入新的一轮衰退时期,东洋国受其人口和国土面积的影响,经济要想走出衰退,靠个人消费是不可能的。而就在这个时候,东洋国本届zhèng fǔ为了解决退休金欠债问题,开始增收消费税,这对东洋国个人消费产生加大制约作用;靠企业投资刺激经济复苏的可能xìng不大,因为东洋国企业几乎在整个九十年代都在减少过剩设备、处理过剩投资和改善企业财务债务负担。所以,东洋国企业绝不会再次失误于盲目投资,企业只有充分地看到明确的投资回报才会决策投资。在东洋国国内,公共投资可以有所作为的场所不多。

    所以,东洋国必须依靠外部需求带动经济复苏。而自从2003年华夏国就已经取代米国发挥了外需作用,未来东洋国经济复苏势必需要华夏国因素。

    众所周知,东洋国与米国贸易摩擦历史时间长、领域广、程度激烈。东洋国zhèng fǔ解决其与米国贸易摩擦的措施之一,就是容忍东洋币升值和指导东洋国企业到海外发展,如东洋国对米国的汽车贸易顺差最大,就指导本国汽车企业到米国投资。这样对米出口整车变为出口汽车零部件和设备。

    但是米国是全世界制造成本高的地方,像汽车这种高科技企业在米生产成本还可以承受,而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劳动密集型加工工厂就不可能在米国生存,而华夏国就成为东洋币升值后东洋国外向型企业再生之地。

    东洋国企业在华夏国投资或者发展加工贸易还可以带动旧设备出口,带动本土零部件、原材料出口,在华夏国制造后销售方向有三:一是当地;二是第三地;三是返销本土。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在世界是最宽松的,原产地证发放标准极低,所以有大量的东洋国企业利用这项政策在华夏国加工出口到第三地、发展迂回贸易。

    据了解东洋国企业在我国设立的投资企业向第三地出口占其销售额大致两成,而东洋国企业在我国经营的加工贸易向第三地出口规模更大。

    更加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华夏国现在成了东洋国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