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一扇窗户 (第2/3页)
从现实来看,华夏国在这个事件上的高调,既jǐng告东洋国,又敬告米国,还震慑东南亚几个蠢蠢yù动的国家。因为只是一个点的切入及爆发,不用担心局面失控,华夏国在高调之时也并未有失去大国理xìng,也为与东洋国关系的恢复正常留下了弹xìng的发挥空间。毕竟,华夏国最终要解决的是双方之间的领土问题,而不是消灭东洋国。华夏国在东亚的真正竞争者是米国,并不是东洋国。
这一点,国家有着比较清晰的思路,赵建辉心里也有数。
米国希望华、东两国保持比米、东两国更远的距离,愿意看到华、东两国关系相对紧张,但是不会乐见两国之间因为钓岛问题而出现的高度紧张局面。
一方面,此问题是米国埋下的祸根,如果华、东两国因此而爆发军事冲突,两岸在共同反对东洋国的同时,始作俑者的米国也不能置身事外。华、东两国如果因为钓岛出现大规模的冲突,米国显然无法继续站在东洋国的后面煽动,必须要跟华夏国把问题放在桌面上解决,钓岛及周边海域的主权不只是涉及华夏国和东洋国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台湾地区。
如果米国敢于在主权立场上支持东洋国,一方面会受到华夏国的强力抵制,一方面无疑也会推动两岸走向更近的立场,如果台湾与大陆建立起军事互信以及在领土争议方面采取合作,那么,米国在西太平洋jīng心打造的这条链就会成为一条豆腐渣防线。
如果米国不在主权问题支持东洋国,那么,东洋国根本没有跟华夏国对抗的勇气及底气,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米、东这两个难兄难弟的国家都不能与华夏国把关系处得太僵。
因此,因为这件事而引发的外交紧张并不至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也是华夏国在这次撞船事件中始终保持高调的原因之一。
那么,华夏国在这次撞船事件中持续采取强硬立场,会不会进一步把东洋国推向米国阵营,进而损害华夏国的利益呢?就连赵建辉都认为,东洋国本身就是米国阵营内的国家,将其推得更近无关大局,反倒是一个在华、米对比仍悬殊的情况下,站在中间的东洋国更不好处理。
如果东洋国摆脱米国的约束,华夏国又不拥有对东洋国的优势,那么野心得不到理xìng控制的东洋国要么可能伤害东亚地区的和平,要么对华夏国提出更高的要价,这反而是更不好处理的。华夏国要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秩序,首先是壮大自己的力量,而不是挖对方的墙角。
华夏国在撞船事件后保持适度高调的最根本原因,并非是为战争做准备,而是为发展继续争取时间。
这么一想,赵建辉也不由得苦笑不已,说起来,还是因为自己的国家不够强大,还是因为和米国的差距太大。而让自己借着受伤的机会留下来,就是表明华夏国还没有关上最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