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根源 (第2/3页)
学党起义军中,对推动华夏国和东洋国甲午战争的爆发起过一定的作用,可以说是东洋国对外侵略的急先锋。
然而就是这个凶恶的侵华组织黑龙会,以及它的领袖内田良平,却与华夏同盟会以及孙中山建立了相当密切的合作关系。内田良平1898年就通过宫崎寅藏与孙中山相识,1900年到新加坡帮助孙中山组织广东惠州起义。1905年7月孙中山从欧洲再到东洋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华夏同盟会成立筹备会就是于7月30rì在东京内田良平家中召开的。
会上内田良平正式加入了同盟会,不久当时的黑龙会会员后来东洋国法西斯主义的灵魂北一辉也加入了同盟会。
内田良平在《东洋国之亚细亚》一书中提到孙中山1906年以来曾对东洋国朝野人士游说,以华夏革命后在长城以南建国,满蒙让给东洋国,作为东洋国援助华夏国革命的报酬。1912年2月初南北议和成功的前夕,孙中山、黄兴通过森恪与东洋国政界元老井上馨、山县有朋等商谈由东洋国提供给革命党一千万到二千万rì元的援助,换取华夏国以某种形式把东三省让与东洋国,由于2月12rì南北议和成功,这一意向无形打消。
何以孙中山和同盟会与东洋国一部分侵华势力能够形成如此密切的关系呢?有些人难以理解这一点,曾经竭力加以辩驳,但黑龙会是公开的政治团体,以黑龙江命名,有各种公开出版物宣扬其侵略主张,内田良平更是通过著述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侵略思想,如果说孙中山和同盟会不了解内田良平与黑龙会的侵略立场,那就过分牵强了。既然了解其立场,而又过从甚密,必然要对合作的基础和条件达成某种共识,这与同一时期康有为坚决拒绝与孙中山见面形成鲜明对比。那么,要和以并吞满蒙为根本目标的黑龙会达成合作的共识,除了出让满蒙还可能有什么合作条件呢?
实际上,孙中山和革命派有其思想和认识上的狭隘:第一,革命派中流行着狭隘“民族建国主义”及由此产生的在十八行省建立汉族国家的革命建国思想,把满蒙置于可有可无之地。其极端的表现是认为“两民族必不能并立于一zhèng fǔ统治下”,这一方面是受欧洲民族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认为满蒙历史上不是传统的汉族聚居区,或许也因为看到东洋国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国家的迅速崛起;第二,不了解华夏国北方汉族在清代大规模扩散,因而形成广阔的民族杂居区域的国情,因此对国家和民族分裂可能给各族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缺乏认识。由于巨大的人口增长,清代直隶、山东、山西、陕西等省汉族人口向东三省、内蒙、xīn jiāng等地大规模移民,形成了广阔的民族杂居区,革命派中大多是南方人,孙中山长期漂泊海外,对南方沿海人口移居海外的情形非常熟悉,而对北方人口分布的重大变化认识不清,因此对国家和民族分裂可能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第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