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下大变 (第2/3页)
关于气运之说,文逸也是将信将疑,不过这种能够打击清廷气焰和信心的事,多做几样总是没有坏处的。
对于鞑子的宝藏,文逸也是颇为吃惊,神龙岛最大的两条海船都塞满了,最后人还是神龙岛再派了一条船才运回去的。
当然,吃惊之余,文逸对于当年鞑子犯下之事,也是愈发深刻了,这得杀了多少人才能抢到这么多的金银财宝,罄竹难书。
不过不久的将来,这些银子会成为起义军的钱银,成为压垮清廷沉重的一堆稻草。
回到神龙岛后,文逸拿出很小的一部分分给了此次一同出行的那些教众。虽然比起那金银的总量不多,不过见识过文逸以狠辣手段杀死几个意图偷了银子逃跑的人之后,也没人敢多说什么。
时间如梭,转眼入了秋,一道削藩的圣旨终于激怒了三藩,三藩提起了驱除鞑虏,光复大明的旗帜,一同起兵北上。
天下反清义士一同响应,遍地开花,几乎一夜之间便冒出了数百上千个反清的势力。
除了三藩之外,这其中又以天地会最为势大,虽然每一股的势力都不算大,但是只要等到他们汇合到一起之后,绝对是让人吃惊的力量。
台湾延平郡王府呼应起义,船队北上,直往江苏而去。
这一场削藩导致的起义,不像历史上混乱的起义,虽然各自为战,但是并不显杂乱,相反似乎都有着明确的目标,竟是没有因为争夺地盘而内斗,一起直逼京城。
清廷大为恐慌,不过在康熙的布置下,还没有全线崩溃,龟缩之下,反倒出现了僵持之势。
不过没过几日,康熙突然暴毙,死因不明。
三日后恭亲王登基,清兵军心大乱,连丢数座大臣。
一些以明朝旧臣为主官的城镇,纷纷开城投降,迎起义军路城。
西藏、蒙古来援,被起义军严词拒绝,恼羞成怒之下改为驰援清廷,不过最终被平西王府的人马全歼。
……
天下起义,处处征战,神龙岛反倒是一片安宁,仿佛桃花源一般。
“你们自由了。”一间竹厅中,文逸倒出两颗白色药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