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前进吧,坦克! (第2/3页)
几份报告你显然已经提出了这样地问题同样的你是否考虑过坦克作为一种强大地火力火器。就一定要执行步兵任务吗?脱离了步兵的配合。难道坦克就会一事无成无用武之地了吗?”
“当然。你也提出过一些坦克对坦克的战术构想这一点很好因为这种基于机械化生产的武器是很容易被大量制造生产的。”
“但是作为一名坦克指挥官他的目光应该是深远的、能够透过战争的迷雾去发掘坦克最大的威力甚至应该具有大胆的、在旁人看来也许是疯狂的战略思想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战术变化。”林云停下来略带挖苦的说道“可惜在你以往的那些报告和今天的谈话我没有这种惊讶的感觉。李云觉得自己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他想辩解却发现自己无从辩起。这不是单纯的某一场战斗的指挥问题而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是长远的似乎带有想象成分的构想然而令他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其又包含着严密的逻辑和细致的推理使得他哑口无言甚至有点灰心丧气。
“好吧我们现在回头来说说坦克的三个特点也许这样能够使你从眼前的战斗汲取一些不同以往的感受。”
“首先火力。这一点尤为重要。坦克的作用不是炮台更不是移动的炮台那么简单虽然很多时候它的表现似乎就是如此。你在去年十一月份的报告提到过秦风-2型坦克的火力问题75毫米短身管加农炮对于远距离目标打击精确度不高关于这一点国内的工程师们正在努力解决。”
“但同时我也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提到当坦克静止时可以迅速轻易地调校火炮因此只需消耗非常有限的弹药就可以摧毁目标;而一旦坦克处于运动之因为观测方面的困难比较难以确定目标从而消耗的弹药就比静止时多的多。”
“这也就是说坦克的火力在两种态势下不同的表现――或者说由不同方式所决定的强度。我不知道你是否在实战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至少在你提交的报告我没有发现你对这之间的区别的详细体会。”
林云放下手里的铅笔似乎在等待李云消化自己所说的内容可是他又没有给李云太多的时间沉默片刻之后。林云继续说道“第二点装甲。如果说强大地火力是坦克的利剑那么装甲则是坦克赖以生存的厚盾。”
“凡是准备进行激烈战斗的坦克其装甲厚度至少要能抵御机枪弹如果为了对付敌人的反坦克武器和坦克。那么这样地装甲还是不能胜任。虽然目前看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美国都还没有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但以他们的工业实力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基于以上理由我们不难假设在第一波攻击攻方坦克能够不被敌方的防御火力击毁那么这些坦克可以说已经克服了最危险的敌人;由于一方面反坦克武器已被摧毁。另一方面又遭到攻方坦克的火力扫荡敌人的步兵和工兵将丧失抵抗能力连轻型坦克也能轻易解决他们。”
“怎么。觉得震惊了?总有一天你会面对敌人的坦克任何武器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