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年礼 (第2/3页)
一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且不说李伊水小姐妹在花园里玩得高兴,正房的张氏已经开始准备年礼了。
马上进入腊月,徐州城里的亲朋好友还好说,住的远的亲戚现在打点年礼,才能赶在小年前送到的。
除了按照往年的例往江宁送去的外,张氏又准备了一份送给一名姓胡的山西客商。这位胡老板就是开始和李卫合作的山西供货商,张氏觉得跟他搞好关系对儿会很有帮助的,就托漕运送了一份年礼过去。
等进入腊月,就有年礼陆陆续续的送到了李府,包括胡客商的。张氏命令管家都登记在册,又从其挑选出一些精美雅致的或者自己收起来,为儿女儿准备婚嫁只用,或者直接改换一下礼包送给其他的人家。
这般忙着,张氏忽然想到是否要给纳喇家送去一份。思量了一下,难以定夺,决定等晚上儿回来跟他商量。
李卫听了母亲的话,自然是一百个愿意,只是他与素琴的关系毕竟没有挑明,这般冒冒失失的送礼过去,会不会更让纳喇家轻看他。
对于儿的话,张氏考虑后决定给纳喇家送一份不轻不重的年礼,既表示了李家求亲的诚意,又避免纳喇家觉得李卫攀附权贵。
那这份年礼就要好好琢磨了,金织坊的料要准备一些,最上乘的自是不用,上等的刚好是纳喇家这样的人家平时穿的,所需也是最大的。
“各色缎十二匹、丝绸十二匹。”写到礼单上后,张氏停下笔,想到儿管理的五芳斋,就让管家从来各种干果十二盒,附带李伊水发明的夹,送给纳喇太太和小姐品尝。
想到自己给纳喇家送礼完全是因为纳喇素琴,自然要将她突出出来,又在库房里寻找了两件女孩把玩佩戴的玲珑玉,一并包起来,放在礼盒里。并在礼单里特意注明是送给纳喇素琴的,这样即使纳喇老爷不想收李家的年礼,也没有法阻止纳喇素琴接受指明送给她的东西。
写好礼单,张氏松了口气,剩下的就是安排妥当的人去纳喇家送礼了。
第二天早晨,李伊水和李汶水、李沉水姐妹来张氏房间里请安,见不停的有媳妇婆来回事,请了安后就退出来,准备到李伊水房间里练习刺绣,这时一个婆来回:“大姑奶奶家派人来送年礼,小菊还在外面等着见太太,好像有话要说。”
小菊就是李惠水的陪嫁丫鬟,退到外厅的李伊水一听,拉了一下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