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秋试 (第3/3页)
门正上,原先“祥福书院”的匾牌却被红纸糊住,另贴了一张红纸,上面书着“院试”二个墨字。
大门外由栅栏围住,只在东西两侧留有出口,设为辕门,送学的亲朋只能到辕门外。旁边都有兵丁把手,防止有人浑水摸鱼。学们提着篮排队,要依次检查,才能下场。
李纪来的不算早,已经有人开始排队了,李纪从李华和李可手将篮接过来,也排到了队尾。
毕竟是最简单的院试,所以排队的多是年纪不大的童,当然也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人,这些人大多低着脸。偶尔李卫还在其可能到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人,用袖挡着脸。
检查的差使很是认真,将童生从头到尾搜身,连鞋都叫他们脱了仔细检查。最后,将竹篮里的东西也逐一翻过,确定没什么私带,才放童生过去。
李卫一直在外面等着,直到李纪通过检查,进入考场,才转身回家。
三天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
不管是心急如焚,还是度日如年,出场的日还是到了。
出场时间一到,还是李卫带着马车来接李纪回家。
李卫看到出场的李纪脸色有点苍白,有些担心,想到来之前妹妹伊水叮嘱不要让他轻易提起考试的事情,等回家再说。便没有再说什么。
这一次,李纪是坐着马车回去的,在马车上,李纪回头望向院试的大门,直到马车拐弯看不见才回头。
回到家,李洵直截了当的问李纪考得怎么样?
李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犹豫了一下,说:“我考试时有些紧张,也不知道答得怎么样,考上的可能性不大。”
李洵有些失望,但是想到李纪年纪还小,也没有责备他,鼓励了几句,说实在不行,三年后在考,然后让李纪先回房间休息。
李纪回到房间,怎么也没有心思休息,拿出书来看,也看不下去,无奈,躺到床上,瞪着眼睛望着房顶发呆。
两天后,吕先生和林至磊以及其他同去江宁会试的士都回来了。相较于李纪,吕先生是春风满面,看来他试卷答得极好。见李纪沮丧,也安慰了他几句。并放了他几天假。
清冷的月色在水波粼粼的湖面上反着淡淡的微光,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冷寂和疏离的感觉,李纪不知道自己坐在这里多久了?一拄香还是一个时辰?他已经分不清楚了,只是饭后心里顿时感到一阵厌烦,就一个人偷偷跑了出来。一个人坐在人烟稀少的河边一直呆坐。
今夜的月光并不皎洁,月亮常常为云雾所遮,不够漂亮。远处灯影幢幢,但喧嚣在别处。于他,却只是从心底生出了几分落寞。
李家在这徐州城还算富裕,但是他毕竟仅仅是一个庶,李家偌大的家产有李卫这个嫡长继承,日后分家他最多分的其小小一份,而他也不善经营。唯一能走到路就是读书考科举,如果有一天他在读书上一无所成,那么,他还能够干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
到那时又会是什么样一个的惨淡光景?
不知什么从时候开始,“天干地燥,小心火烛”的更声飘进了李纪的耳朵里。
“不知已经是什么时辰了……”“时都快过了!”回答的是李可。
“是该回家了。”
河边只留月光摇下一地的树影婆娑。
毕竟榜单还没有下来,一切都做不得准,不管是胜券在握的人也好,还是考得不好的人也罢,这个时候的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榜单的公布。
今晚十点左右还有一章,求推荐收藏票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