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胜利 (第2/3页)
起的反响不错,例如九八年的金融危机风暴,在他九七年发表的论文中就有了一定的预见性,我们就需要这样懂经济的干部,下到基层去充实干部队伍,最终利用胸中所学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我的意思是让小胡下去锻炼锻炼。”话音刚落,旁边早已按耐不住的李副市长抢先发言。
“我不同意周市长的观点,我并不是否认小胡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我有几点担心,在这里要说一说供大家参考,首先小胡从毕业开始一直在政府工作没有在基层的工作经验,到下面去了能不能独当一面,这是一个问题。其次理论是理论能不能和实际结合起来,如果不能将理论和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会不会有成为另一个赵括,书面上毕竟和实际是两张皮,本来想让他带动工作,最后造成了纸上谈兵局面,这个责任谁来负?再次小胡的年龄今年好像刚三十岁,俗语有云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的年龄是不是有点太小了,骤然将他放到常务副县长的高位,会不会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干好了不说,如果一旦干不好,会不会将一个年轻干部的大好前程葬送了?最后我觉得是不是在市里的行局里考虑有没有合适的副职,将小胡安排进去先积累积累经验,等时机成熟了再说不迟,呵呵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本着爱护一个年轻干部的态度来说这番话。”说完又拿起杯大大的喝了一口压根不存在的水。
主管人事的常书记咳嗽了两声,清清嗓子“我同意李市长的意见,李市长的发言很中肯,从他的发言中我能体会到一颗关心年轻干部拳拳之心,他说的很中肯,他说的我就不再复赘另外我说说我的一点看法,小胡是个好同志,但是他作为周市长的秘书,贸贸然下到基层担任常务副县长一职,会不会在干群当中造成不好的影响?当然我们都知道周市长举贤不避亲,但是底下的干部和群众不一定知道周市长的用意,如果小胡担任了这一职肯定会有人说三道四的这样会不会不利于小胡开展工作?会不会不利于周市长在干部群众中的威信?现在我们市里的教育局正空缺一个副局长,可以让小胡担任这一职,先到行局里锻炼锻炼也是好的。”
周市长看了一眼林部长,“我认为将小胡下放到基层锻炼是可行的,我觉得小胡少年老成,做事稳重,我觉得谁也不可能一生下来什么都会干,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他不是天才,而是怪胎。看到小胡我想起了他的爷爷,老胡书记不也是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出任了我们当时天南地区的第一任行署专员,干得还不是有声有色,将我们这个百废待新的天南市建设成了江北省的第二大市,所以我认为年龄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应该是量才使用才是我们使用干部的唯一标准,我同意周市长的意见,将小胡下放到基层好好的锻炼锻炼,同时我觉得应该从政府部门选拔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下放到基层担任一定的职务,以点带面以便于让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培养出更多的年轻优秀人才,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始终存在新鲜血液,为我们天南市的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