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零一回 皓天冷言斥妙一 赤心求医救老母 (第2/3页)
张满是补丁的被子,说话也是说一句就歇上一会.
在老太太身前站了一个人,手里捧着个破碗,碗里一股中药味散布在这屋子内,应该是准备伺候老太太喝药.此人的个子很高,肩宽胸阔,望去便觉此人一定矫健有力,面庞略见黑意,可能是经常出海晒得太多之故.他的相貌英俊,眼光机警灵活,足见是个聪明和反应敏捷的人,只是身上穿着粗布衣裳,一身渔民打扮,略给此人增添了几分土气.
只听此人轻声道:”娘,您不用考虑银子的事,现在先把身体养好是最重要的.您还不知道元孝的本事吗?只要儿子多出海几次,娘看病的钱绝不是问题,您就放心好了,来快把药喝了,不然一会凉了儿子还得再去热.”说着就捧着药碗送到老太太面前.
老太太在元孝的搀扶下半坐起身,就着元孝的手慢慢把那碗药喝了下去.然后抬起头慈祥的看着眼前的儿子,伸出干枯的手抚摸着儿子的头道:”唉,都是娘这不争气身体拖累你了,不然就凭我儿这般出色能干,在这方圆百里都是数一数二,这渔村中不知道有多少好姑娘抢着上门那,哪会象现在这样二十三了还没娶上房媳妇.”
元孝握着老太太那干枯的手道:”娘您看您又来了,儿子只盼望和您老人家和和乐乐的过日子,娶不娶媳妇儿子一点都不在乎,您以后再说这种话儿子生气了.”老太太见儿子真要生气了,连忙安抚儿子,说自己以后不提这事了.娘俩个又说了一会话,元孝扶着老太太躺下休息,待老太太睡着了元孝出了家门.向隔壁喊了一声,就见隔壁开门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
元孝对那妇人道:”三姐,我进城去给我娘抓药,用不了太久就回来.麻烦你在这段时间里照顾下我娘,元孝这里谢过了.”那妇人清脆的应了一声,言道:”知道了,我这就过来,你就放心去吧,和三姐你还客气什么啊.”说着就向元孝这屋走来.
元孝又谢了三姐一遍,回屋拿了一个斗笠扣在头上便向县城走去,一边走还一边思量着自己家的事.
要说这沈元孝也确实有些读书的天分,在那位老夫子的私塾中,元孝是他最得意的弟子,老夫子常说将来最有望考上秀才的就是元孝.可惜天不做美,在元孝十四岁的时候父亲一次出海遇上了飓风.那场飓风在海上咆哮了三天,元孝的父亲就在飓风中失踪了,再也没有回来,同时失踪的还有村里的七个渔民.
父亲没了,元孝只能辍学回家,和已年近半百的母亲一同支撑这个家.十四岁的元孝在村里好心人的帮助下钉造了一个木舟,带着母亲给自己编织的网,随着村里人出海打鱼.说也奇怪,不管元孝什么时候出海,分到什么不好的渔区,只要他洒出网就一定满载而归.还有一点,元孝只在洒出前三网会有收获,过了三网后不管元孝怎么洒网也是一条鱼没有,不过就凭这三网的收获已经足够元孝母子两人生活了.
将近十年了母子两人都是这么过来了,可是自从今年春开始,元孝母亲的身体就开始生病卧床不起,到现在已经三个多月了.三个月来元孝一直在请城里的大夫给母亲医治,也一直按大夫开的药给母亲服用,家里这些年元孝打鱼攒下那点积蓄早就用的差不多了.
元孝一边计算着手里的钱还够母亲抓上几副药,一边打定主意这次一定要找大夫问个明白,母亲的病到底怎样才能好起来.走了一会,元孝进了县城来到一处药房,向柜台里的一个胖伙计问道:”大胖,张大夫在吗?”那伙计一抬头见是元孝站在面前,便满脸堆笑回答道:”元孝哥来了啊,张大夫在里面那,我领你进去吧.”孝摆了摆手道:”不用了,常来常往的我认识路,我自己进去找他,你忙吧.”说着元孝便向药房后屋走去
那门随即两边打开,迎出一个清瘦的老者,约有五十多岁,面色红润,留着几缕长长的胡须.那老者一见元孝站在门前,便伸手延客道:”元孝来了,快进屋坐下歇会,走的累了吧!先喝口茶缓口气再说话.”
元孝与他客气了几句,两人便进屋分主客落坐,老者又招呼人给元孝奉上杯茶.元孝端起茶略品了一口,放下茶杯言道:”张大夫,我母亲的病情到底怎么样了?我一直按照您的吩咐煎药给母亲服用,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