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7章 不计前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47章 不计前嫌 (第2/3页)

心服口服,对她是真的从心底里感到服气。

    “雪丫头,这么说,你是想着让你……那崔凤山来秦岭山庄?”程勇刚想说你舅舅,但是一想到身份不对,就改了口对李雪娘询问道。

    李雪娘点头,“是啊,这样的人才,雪娘可不想错过。不过,就不知道这位小舅舅肯不肯来呢。”

    一口一个小舅舅,足见李雪娘是没有把程银金当外人,更没把程银金的岳家人当作外人,这下不但是程银金脸上有光,就是程勇也跟着老脸尽是打了褶子的笑意来。

    “需要他?你这么高看你那小舅舅,他要是不肯来,岂不是不识抬举?”程银金顺着李雪娘的叫法,也不客气地道,“只是他一个人能做什么?种地可不是一个人能种出来的。”

    李雪娘起身给程银金斟了杯茶,也不隐瞒,“我请小舅舅来,自然是要请他做我的秦岭山庄木棉部的管事。”

    “棉?棉什么?花?”所有的人都被这新鲜的东西给说愣了,顿时都勾起了好奇心,“雪丫头,你说得那个棉什么花的,是什么东西?你小舅舅只会种地,不会种花的,别说是他了,就是我等听都没听说过这东西呢。”

    李雪娘暗笑,在做的这些人当然是没见过什么是棉花。据史书上记载,九世纪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中国看到棉花,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

    九世纪的时间是公元801年1月1日至9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九世纪。也就是唐朝德宗以后那段时期。宪宗朝一度也中兴过,但是因为随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加剧,从此一蹶不振;黄巢起义则加速灭亡进程。”目前中原地区所见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

    元代初年,朝廷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设立木棉提举司,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据记载每年多达10万匹,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

    所以说棉花在贞观时期还是非常罕有,甚至是没有的。抑或有,只是没被人发现而已。

    李雪娘回到自己的座位,动作优雅地抿了口香茶,在众人急迫热切地眼神中,淡笑道,“这棉花也叫木棉。是世上非常罕有的好东西,它的价值可以与乌金相比,他的用途更加的广泛。

    只是,这东西因为异常的珍贵少有,所以,雪娘才要选拔一些诚实可靠的人来管理种植它,我对这些人的要求是,能用生命来保护它!因此上,请在座的各位长辈要严守种植木棉的秘密,回去之后,都给我推荐一些人手。”

    贞观年间时期,人口特别少,这都是因为战争和天灾**留下的后患。严重的缺少劳动力,也就让大唐的许多地方土地闲置,荒草丛生。正是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