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8章 朝堂乱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8章 朝堂乱了 (第2/3页)

,实在是惊天地泣鬼神,而且居然还懂得在耕犁上刻上“振兴大唐曲辕犁,忠心为国多产粮”的联句来,不得不说,这孩子心思缜密,用心良苦啊,如果没有人在背后指点,房玄龄打死也不相信!

    杜如晦闻听房玄龄之语,摇摇头并不赞同,“房公此言差矣,想吾泱泱大唐,人才辈出,一个年仅六岁的乡下丫头,能设计出这么新进的耕犁,而且还书写了联句,虽说是让人感到意外和震惊,但是,也不是不可能的。

    别忘了鲁国的项槖七岁被孔老先生尊为师长,秦国的甘罗十二岁拜为宰相,难道吾泱泱大唐就没有如此能人不成?所以以某之见,那洛氏雪娘能设计出这个神奇之物,应在天理之意中!”

    杜如晦的这番话说得极尽合情合理,而且有理有据不能不让人信服!

    房玄龄点头复议,“圣人,以臣之意,洛氏雪娘当重赏!”

    李世民将手里的图纸小心地放下,站起身来,双手负在背后踱了几步,这才缓声道,“于县令奏折上还提到了粮食。”

    “粮食?”

    “粮食?”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于粮食这两个字的敏感程度不亚于李世民,是以惊呼道。

    就连一向沉着冷静心思缜密的长孙无忌和李靖这些人,都瞪大了眼睛。不得不说,今天的朝会,让他们感受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的冲击波!

    “圣人所说的粮食指的是?”长孙无忌向前恭声动问,听得出来,他的声音在颤抖,那是激动的。

    “不错,是粮食。”李世民重坐回胡凳上,挺直了腰板,郑重道,“于文右他在奏折里说,如果不出意外,这位洛氏雪娘会再给我朝奉献一份更加神奇稀有之物——金银珠,也叫玉米!

    你们看,这是那位洛氏雪娘献上的金银珠,还有一份详细说明书,众位爱卿可观赏细看。”李世民说着将龙案上的玉米,哦,也就是洛雪胡诌起名的金银珠,分别递给了长孙无忌,李靖,房玄龄和杜如晦。

    四个人面色凝重,小心翼翼地接过玉米粒,当时就呆住了,如果说曲辕犁令他们震惊的话,那手里的黄色和白色的玉米粒,就让这些人都彻底地傻了!

    李世民从龙位上走了下来,来到大臣们中间,一屁股就坐在了品级台阶上,抹了把脸上的泪水,又递给还在怔忡间的大臣爱将们一张3d彩绘图,“爱卿们,你们看,这就是那洛氏雪娘要奉给我朝的金银珠。”

    长孙无忌接过图纸,展开来跟大家伙儿一看,呀!这就是玉米?金银珠?!

    只见洛氏雪娘献上来的图纸上,豁然印着两株笔挺地已然成熟了的玉米秸,玉米秸上分别结了一黄一白两颗一尺多长,米粒饱满沉甸甸地玉米棒子。

    而在玉米下面写着一行足以让人瞠目结舌的说明:金银珠,亦唤作玉米,抗旱耐涝之神奇物种,亩产最高可达十担以上,最低产量则在五担至八担!

    五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