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崖天书 (第3/3页)
天书的面目即为翟鸿锡本所示,那些附庸风雅的官僚成为了千夫唾弃的罪人。尽管如此,清未还是有位叫徐印川的贵州提督,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天书崖面上,手写了一个草书的‘虎‘字,以求同天书千古不朽。这位徐提督实乃一位讨厌的古迹破坏者,在筑地名胜风景区,仙人洞的山壁上,还有其题咏景物的石刻诗。(有专家认为草书‘虎‘字,乃周达武所为,权当一说吧。)
自从红崖天书捶拓事件发生后,世传的红崖天书摹刻本就被分为古来、今本两类:
古本种:
1、咸丰之年吴振或<摹刻红崖字>缩刻本;
2、吕伶孙缩刻张春潭本;
3、吕伶孙缩刻吴寅邦本;
4、邹汉勋<安顺府志>缩刻本;
5、刘心源奇觚宝石缩刻本;
6、姚华莲花庵藏本。
今本五种:1、瞿鸿锡摹刻本;
2、北京藏书家鸿志清藏拓本;
3、赵云谦黔枣木刻本;
4、法人雷柏茹在镇宁高校大厅所见刻本;
5、任可澄藏监拓本。
古本以吴振或,吕伶孙缩刻的张春潭本,吴寅邦本为代表,今本以瞿鸿锡本最接近红崖天书现状。其吴振或的<摹刻红崖字>计有三十多字,张春潭字数最多约四十余字;吴寅邦本有三十四字。瞿鸿锡本仅有十字。
我这里就不再说别的版本了,其实还有别的版本,只是大家公认这几类。因为根本无法识别最原始的字样式,所以研究的结果都有出入,更何况思维的局限让解释出来的答案一直没能让人信服,所以现在也没个结果。至于有些人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破译了,我想目前还是不可能的,这些就不多说了。书里的解释更加不能信了,千万不要,出事情别找我啊!
先说这些了,码字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