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挡不住的创作欲望 (第2/3页)
剽窃古人的东西了,拿出了一首经典的《青玉案?元夕》。
这是一首词,不是诗,而是也不是一首写爱情的词,但王烁却觉得适合现在的这个场景,你真要说情诗,王烁现在也可以给你两句什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什么的。
还有传说中的天王柳永,柳永那绝对是宋朝的天王,写情诗无人能及,死的时候无数妓女哭泣,还有妓女因此殉情,可惜的是王烁大多只记住了几句,没有一首完整的,这就尴尬了。
而现在这首是大词人辛弃疾的词,前面部分都是在铺垫,描写一种热闹、华贵的景象,体现出了一种奢华之意,但辛弃疾却破除红尘,在灯火阑珊处寻到了他所想找到的女人。
这是用一种衬托手法表现出女子的遗世独立,她孤高幽独、淡泊自恃、自甘寂寞、不同流俗,其实原意是辛弃疾将自己比作这个女子,但现在从王烁口中而出,大家只觉得韩怜儿就是这里面的女子。
特别是黎腾宗这种懂诗的人心中竟有些佩服起王烁的才情,与王烁刚才所爆发的才情相比,自己就有些不入流了。
韩怜儿在一旁惊讶的有些合不拢嘴,这诗不仅才情惊人,而且有别于以前所有诗风,不是黎腾宗的那种东拼西凑,而是自成一派的格局,让韩怜儿有种王烁开创了新诗风的感觉。
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感情就像是王烁一直在找寻自己心中的姑娘,直到王烁看见了自己,才算明白终于找到了。
人都说读诗词要联系作者的经历,韩怜儿都不知道辛弃疾是谁,也就只能这样理解了。
粗人阙宣不懂这些东西,见王烁终于念完,这才舒坦的松了一口气,“韩小姐,现在可以开始选择了吧!有件事我必须说清楚,我黄水寨三千儿郎正等着迎接他们的女主人,希望韩小姐不要让我的兄弟们失望。”
阙宣目中寒光四射,从诗的好坏上来说,他已经没有任何希望,只能用言语来威胁。
段拱和李冤在一旁也说道:“韩小姐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我们两寨的三千儿郎同样等着韩小姐的选择。”
“他!”
没有任何犹豫,韩怜儿伸出玉指直接点向王烁,眼神中居然泛出异彩。
这是有情况啊!
韩侗立即开口,“哈哈……,好!大家都看见了,王统领才华横溢、诗情冠顶,小女人选已定,大家就散了吧,或是想留下来喝杯喜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