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五年砺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十四章 五年砺剑 (第1/3页)

    2006年初,海市建筑节能集团召开了新五年计划的战略会议。司马经行站在投影屏前,指着“稳步发展型五年计划”几个大字,声音沉稳有力:

    “未来五年,我们要让‘节能建筑’不再是概念,而是市场的标配。”

    路知晓坐在会议桌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要点。此时的他已不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毕业生,而是能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助理。

    2006年:节能改造的破局之战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筑节能50%的目标,海市政府率先响应,要求公共建筑全面改造。公司迅速组建专项团队,路知晓被任命为“海市第一医院节能改造项目”的现场负责人。

    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即公司先垫资改造,后期从客户节省的能源费用中分成。这种模式能降低客户初期投入,但风险也更大——如果节能效果不达标,公司可能血本无归。

    医院改造的复杂性远超预期。手术室需要恒温恒湿,病房区要24小时热水供应,还有大量的医疗设备用电。路知晓带领团队日夜攻关,对医院的能耗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发现空调系统是最大的能耗黑洞。

    “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在部分负荷时效率极低。”路知晓在技术研讨会上指出,“我们可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实际负荷自动调节制冷量。”

    这个方案在理论上可行,但医院方面担心影响医疗环境。为打消顾虑,路知晓专门搭建了模拟测试平台,用数据证明新系统不仅能降低能耗,还能提供更稳定的温湿度环境。

    改造过程中,最棘手的是手术室的空调系统更新。医院要求不能影响白天的手术安排,所有施工必须在夜间进行。路知晓带领团队连续奋战二十个夜晚,终于在不影响医院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完成了改造。

    项目完工后,医院整体能耗降低47%,虽未完全达到50%目标,但已是当时国内同类项目的顶尖水平。院长握着路知晓的手说:“你们不仅帮我们省了电费,还改善了医疗环境!”

    庆功会上,司马经行拍了拍他的肩膀:“47%已经创造了纪录,下一战,我们要做到55%。”

    2007年:双喜临门

    这一年,路知晓迎来了人生两大转折。

    5月的一个清晨,妻子李芳在医院产下一名健康的男婴。路知晓抱着新生儿,眼眶湿润。他给儿子取名“路远”,寓意“志存高远”。

    初为人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