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筑梦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十三章 筑梦者 (第1/3页)

    好的,这是根据您的要求续写的《淮河东去》新章节:

    2002年7月,海市的夏天格外炎热。路知晓站在海市建筑节能集团公司大楼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抬头望着这座只有六层高的办公楼。作为刚刚毕业的电气自动化工程专业学生,能进入这家新兴企业让他既兴奋又忐忑。

    “你就是新来的路知晓吧?“一个浑厚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路知晓转身,看见一位约莫三十五岁左右的男子,穿着整洁的浅蓝色衬衫和深色西裤,手里拿着一叠文件,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他。

    “是的,您好!我是今天来报到的路知晓。“他赶紧站直身体,声音因为紧张而略显尖锐。

    “我是司马经行,房地产开发事业部的负责人,以后就是你的直接领导。“男子伸出手,“跟我来吧,带你熟悉一下环境。“

    路知晓跟着司马经行走进办公楼,心跳加速。电梯里,司马经行简单介绍了公司情况:“我们是去年才成立的新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方向是房地产开发和市政工程,同时也在探索建筑节能技术。公司刚起步,条件艰苦,但机会也多。“

    电梯停在四楼,司马经行带着路知晓穿过开放式办公区,十几张办公桌紧凑地排列着,员工们忙碌地接打电话或对着电脑工作。路知晓注意到墙上贴着公司的五年计划展板:

    核心目标:完成企业初创阶段的资源整合,确立核心业务方向,初步形成市场竞争力。

    业务定位:聚焦房地产开发与市政工程,探索建筑节能技术咨询业务。

    “这是我们的'作战地图'。“司马经行顺着路知晓的目光解释道,“未来五年,我们要在房地产行业站稳脚跟,同时打造建筑节能领域的专业形象。“

    路知晓被安排在一个靠窗的工位,桌上已经放好了办公用品和几本公司资料。“今天你先熟悉这些材料,明天开始参与实际工作。“司马经行说完就匆匆离开了,显然有急事要处理。

    路知晓翻开公司简介,了解到海市建筑节能集团由几家小型建筑公司合并而成,目前员工不足百人,资金实力有限。但在市政府“绿色建筑“政策推动下,公司获得了不少政策支持。

    第二天一早,路知晓就被叫到了会议室。司马经行正在和几位同事讨论一个安置房项目的投标方案。

    “小陆,过来。“司马经行招手示意,“我们在准备海东新区政府安置房项目的投标,你负责协助收集周边同类项目的价格数据和户型设计。“

    这是路知晓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他既紧张又兴奋。接下来的三天,他跑遍了海东新区所有的安置房项目,甚至伪装成购房者进入售楼处获取资料。晚上回到公司整理数据时,他发现大多数安置房项目都忽视了节能设计。

    “司马总,我注意到其他安置房项目在节能方面做得很基础。“在项目讨论会上,路知晓鼓起勇气提出,“如果我们能在设计中加入一些成本可控的节能元素,比如更好的外墙保温或者节能窗,会不会成为我们的竞争优势?“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路知晓感觉自己的脸发烫,担心说错了话。

    司马经行却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不错的观察。确实,安置房项目往往只注重成本控制而忽视长期使用效益。我们可以提出'低成本高节能'的设计理念。“

    最终,公司凭借这一差异化策略成功中标,拿下了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大型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