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方与圆 (第3/3页)
问题他一直在回避。以他的成绩,考研并非不可能,但经济压力让他望而却步。
回到宿舍,他拿出笔记本,在“第四件事“下面写道:“综合考虑,是否考研究生。现在条件好的同学都在备战研究生,以知晓哥的英语和数学功底,考取研究生不是问题,但是知晓哥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最好的办法是找个工作早日脱贫致富。如果考研究生,经济压力太大,没有任何支持和支柱,稍微出现类似的生病或意外,将会前功尽弃。所以只有找个工作才是明智的选择。“
写完这些,知晓哥长叹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内心渴望继续深造,但现实不允许他任性。
第二天,他去找了陈老师,想听听她的建议。
“考研还是就业,这是很多大三学生面临的抉择。“陈老师认真地说,“从你的情况来看,直接就业确实更实际。不过,你也可以考虑工作几年后再考研,很多单位都支持员工深造。“
知晓哥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先工作,等经济条件好了再考虑继续学习。“
“对了,“陈老师突然想起什么,“学校有个校友 mentorship 项目,可以为你联系一位在相关行业工作的校友作为导师,你有兴趣吗?“
“当然有兴趣!“知晓哥眼前一亮。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非常宝贵。
一周后,知晓哥见到了他的 mentor——张工程师,一位在海市知名机械企业工作了十五年的校友。第一次见面是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陈老师跟我说了你的情况。“张工程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说话直接但很亲切,“你想知道什么?“
知晓哥有些紧张,“我想了解...像我这样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以及,您建议我如何准备求职?“
张工程师笑了笑,“你的优势是海市理工的牌子还不错,而且你看起来踏实肯干。劣势嘛,没有实习经验是个问题。至于准备,现在开始修改简历,多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谈话持续了两个小时,知晓哥记了满满几页笔记。临走时,张工程师给了他一张名片,“有需要随时联系我。对了,我们公司下半年会有校园招聘,你可以关注一下。“
这次见面让知晓哥更加明确了方向。他开始着手准备求职材料,同时继续坚持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计划。
一个周末的下午,知晓哥在图书馆偶遇了林小雨。她正在看一本厚厚的文学理论著作。
“最近怎么样?“林小雨合上书,关切地问道,“看你好像瘦了点。“
“还好,就是有点忙。“知晓哥笑了笑,“工作、学习、家教,时间排得满满的。“
“我听说了你决定不考研的事。“林小雨突然说,“其实...我觉得你做了正确的选择。“
知晓哥有些惊讶,“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适合别人的路不一定适合自己。“林小雨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认识很多学长学姐,有些人盲目跟风考研,结果并不理想。而你,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这很难得。“
知晓哥感到一阵释然。是啊,他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这没什么可遗憾的。
“对了,我最近在读《方与圆》。“林小雨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里面讲为人处世的智慧,我觉得你会喜欢。“
知晓哥接过书,翻了几页,立刻被内容吸引。“能借我看看吗?“
“当然,就当是交换。“林小雨调皮地眨眨眼,“下次你得给我推荐一本好书。“
夕阳的余晖透过图书馆的窗户洒进来,为两人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知晓哥突然意识到,尽管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此刻的他,内心是平静而坚定的。
正所谓:《归校》
梧桐新叶覆黉门,
病骨归来认旧痕。
晨跑渐匀书页隙,
夜灯不扰梦边魂。
同窗赠笔情犹重,
贤哲遗篇道可温。
且把青云藏箧底,
先从尘路觅春根。
注: 中二联以“晨跑/夜灯“显作息之变,“同窗/贤哲“言助益之深。尾联“青云“喻考研抱负,“春根“指现实根基,呼应主人公暂搁理想、务实前行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