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兵法新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六章 兵法新语 (第2/3页)

生会外联部干事,他负责下个月的社团招新策划。往年都是摆摊发传单,效果平平。这次他决定用点“兵法”。

    “形人而我无形”——让对手暴露而自己隐蔽。招新前一周,知晓假装闲逛,暗中观察各社团的招新策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当其他社团还在用老套路时,外联部推出了“社团体验券”,新生可以凭券参加任何社团的试课活动。

    招新当天,外联部摊位前排起长队,登记表都不够用了。学生会**拍着知晓的肩膀说:“有创意!明年继续这么干。”

    正当知晓得意时,麻烦来了。副**张强——一个总爱摆架子的大三学长——在总结会上阴阳怪气:“某些人就知道搞花架子,核心工作没见多上心。”

    会议室瞬间安静。知晓握紧拳头,想起《孙子兵法》的“上兵伐谋”——最高明的战略是用谋略取胜。他深吸一口气,微笑着说:“张学长说得对,我们确实还有很多不足。听说学长去年负责的校友联络工作做得特别好,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下经验?”

    这一招“以退为进”让张强猝不及防,支吾几句就转移了话题。会后,几个干事悄悄对知晓竖起大拇指。

    随着实践深入,知晓发现《孙子兵法》最精妙之处在于灵活应变。期末考试前两周,老马突然宣布改变考试形式——小组商业策划案加答辩,占总成绩40%。

    知晓的小组成员包括话不多的李静和爱划水的王志。第一次讨论,王志就迟到半小时,来了还一直刷手机;李静虽然有想法,但表达含糊不清。知晓急得直挠头——这样下去肯定要垫底。

    当晚,他重读《孙子兵法》的“九地篇”:“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既然强求一致行动困难,不如根据各人特点分工。

    第二天,知晓调整策略:让擅长设计的王志负责PPT和视觉呈现;心思细腻的李静负责数据收集和分析;他自己则承担框架搭建和答辩主讲。这样各展所长,反而激发了团队活力。

    策划案提交前一天,知晓偶然听说竞争对手小组请了研究生学长指导。他立刻想到“奇正相生”——常规方法与特殊手段结合。凌晨两点,他拉着组员在宿舍楼下便利店“偶遇”了刚下夜班的老马得意门生,虚心请教了几个关键点。

    答辩当天,他们组的“校园二手教材平台”策划案以详实的数据、创新的盈利模式和专业的呈现获得最高分。老马特别表扬了他们“对4P理论的透彻应用”。

    “知晓,你这组长当得太牛了!”王志兴奋地捶了他一拳,“咱们居然逆袭夺冠!”

    知晓笑了笑:“这叫‘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看着成绩单上的“A”,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战略思维的力量。

    暑假前,学校举办商业模拟大赛,冠军将获得知名企业的实习机会。知晓组队参加,团队成员除了李静和王志,还有经管学院的学霸刘芳。

    模拟赛采用电子平台,各团队经营虚拟公司,通过产品、定价、营销等决策争夺市场份额。前两轮,知晓团队稳扎稳打,排名第四。但第三轮,排名第一的“星辰”队突然大幅降价,引发价格战,好几支队伍被迫跟进。

    “我们也得降价,不然客户全跑了!”王志着急地说。

    知晓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想起《孙子兵法》的“军争篇”:“勿击堂堂之阵,勿邀正正之旗”。硬碰硬不是上策。

    “不,我们反其道而行。”知晓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提升价格,同时增加增值服务。”

    “你疯了?现在降价都留不住客户!”刘芳瞪大眼睛。

    “听我说,”知晓调出前两轮的数据分析,“价格敏感型客户已经被‘星辰’抢走,我们瞄准高端市场,强调品质和服务。”

    这个策略风险极大,但知晓记得“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道理。有时候,绝处才能逢生。

    决策提交后,团队成员都捏了把汗。然而结果出人意料——虽然销量下降,但利润率大幅提高,总收益反超“星辰”,排名跃居第二。

    最后一轮前,知晓团队与“星辰”只差3分。决胜关头,“星辰”的队长——学生会副**张强——在走廊“偶遇”知晓。

    “路知晓,别白费力气了,”张强压低声音,“我叔叔是评审之一,你们没机会的。”

    知晓心头一紧,但马上想到“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他平静地笑了笑:“比赛嘛,重在参与。学长加油。”

    回到团队,知晓没有透露这个坏消息,而是鼓舞士气:“最后一轮,我们‘兵贵神速’——抢先推出新产品线,打时间差。”

    他们通宵达旦,设计了一款针对大学生的小型智能设备,结合校园生活场景,取名叫“校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