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沁园春·高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 沁园春·高考 (第2/3页)

路程,路费需要数百元;在大学里,即便再节省,一年的生活费至少也要1000元。这对于早已为给三个哥哥娶媳妇而掏空家底、卖了牛和猪、还欠过高利贷(虽已还清,但元气大伤)、如今连口粮都要靠向舅舅家借麦子的路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二、求助无门的绝望

    手握通知书,知晓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他硬着头皮,开始了艰难的求助之路。

    他找到大哥路一凤:“哥,我想上大学。”

    大哥面露难色,甚至带着一丝不解:“学习有啥用?毕了业一定能找到工作吗?能赚到大钱吗?我不是不想帮,我是真没钱,也没办法。”

    他找到村里最富有的路有理,希望能借到一些钱。路有理抽着烟,缓缓说道:“知晓,海市大学是好大学,可你这四年读下来,不是小数目,得好几万。我们……也解决不了啊。”

    他找到舅舅李立三,几乎带着最后的希望。舅舅正在地里干活,叹了口气:“娃啊,不是舅舅说你,读书真的有用吗?你看咱们村支书的儿子,大专毕业,不也还在家闲着?我们就是倾家荡产,也供不起你啊。”

    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被“读书无用论”和现实的冰冷所打击。知晓哥灰心丧气地回到家,与父亲路大侠相对无言。

    父亲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良久,猛地磕了磕烟袋锅子,声音沙哑却坚定:“你这学,必须上!爹来想办法!”

    可是,家里还有什么可以“想办法”的呢?牛早已没了,猪也卖了,粮食为了还债也折腾光了,真正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三、绝境中的微光与转机

    无奈的爷俩,只能抓住眼前唯一能产生微薄收益的活计——编竹篮。一个竹篮卖两块钱,父子俩起早贪黑,一天能编十几个,一个月下来,能攒下一千元左右。这笔钱对于学费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七月的烈日下,汗水滴在竹篾上,瞬间蒸发,希望仿佛也随之一点点流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