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致谢时刻 (第3/3页)
了他的学杂费,才让他在图书馆的墨香里,得以啃完一本又一本坚硬的竞赛题集。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班主任,刘老师。”他转头,看向台下第一排。刘老师坐在那里,手中仍无意识地攥着那半截粉笔——那是他常年批改作业、演算推导留下的印记。他的教案本永远比学生的练习册更厚,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思路的推导与延伸。知晓哥记得,有一次他半夜回教室取书,发现刘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台灯的光将老人伏案的背影投在墙上,像一道深邃的、永远追求最优解的数学题。
“最后,我要感谢我所有的同学们。”他的目光温柔地扫过台下。崔晓菊正低头快速记录着要点;张梅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描画着辅助线;后排几个调皮的男生,还在偷偷传递着纸条——但每当他站在讲台上分享思路时,他们都会安静下来,投来专注的目光。他记得有一次自己发烧请假,第二天课桌上竟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课堂笔记,每一本都工整地记录着他落下的内容,甚至有人在某个关键公式旁边,画下了一个鼓励的笑脸。
知晓哥深吸一口气,念出了演讲稿上最后一段,那也是他昨晚在灯下反复斟酌写就的心声:
“学习,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独战斗。它就像数学中的群论,个体的最优解,其光芒永远无法比拟整个集体所构筑的完备性与强大。”
台下陷入了一秒的寂静,随即,掌声雷动,如潮水般涌向他。刘老师没有鼓掌,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默默地将那半截粉笔放回了上衣口袋。但知晓哥知道,这,已是这位严师所能给予的最高赞许。
正所谓:《致谢时刻》
穹顶光分七色痕,麦克啸叫破秋昏。
渐近线藏师者嘱,发卡光凝旧信温。
粉笔墙留数列影,彩窗虹映笔记本。
最是群论道谢处,满堂落叶共归根。
那个秋日的下午,知晓哥的分享,早已超越了学习方法的范畴。他用自己的成长顿悟,告诉在场的每一个人,知识的真正力量在于流动与共享,个人的成就永远扎根于集体温暖的土壤。那片粘在错题本上的浅蓝纸屑,与窗外归根的落叶一同,为他绚烂而厚重的初中时代,画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