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数学情书 (第3/3页)
竟小心翼翼地粘着一片早已褪色的浅蓝色纸屑。
那一瞬间,时光仿佛倒流。他想起父亲在办公室签署借款协议时,刘老师默默将贫困生名单反扣过去的细微动作;想起偶尔发现崔晓菊批改的作业本上,在他试卷边缘无意(或有意?)画下的那个小小的无穷大符号“∞”;也想起自己靠窗第三排的座位上,用圆规偷偷刻下的、只有自己才懂的日期代码……
原来,有些心意,并非只有一种表达方式。有些拒绝,也未必源于厌恶,可能只是年少时笨拙的自我保护,或是更深沉的、无法言说的共鸣。那片褪色的浅蓝纸屑,像一枚来自过去的信标,让他忽然读懂了当年那场风暴中,隐藏的所有沉默与暗语。
正所谓:《数学情书》
粉屑旋光秋意深,等边笺折少年沉。
晓菊按断铅芯处,知晓追翻作业寻。
函数藏心唯一解,寒窗照影第三襟。
三年橱柜重窥见,浅碧黏着亚军金。
又谓:《函数解集》
粉笔灰在阳光里拆解三角函数
等边三角形蜷缩成皱褶的春汛
贫困生名单在玻璃板下反刍秋霜
圆规刻痕是十年后破译的摩斯密码
考场白炽灯啃噬着未命名情愫
你撕碎的蓝蝴蝶扑向无穷符号
窗台方程式结出褪色年轮时
我的离散数学才读懂那道双曲线
墨迹未干的奖状长出年轮纹路
钢笔水在皂角香里析出碳酸钙
教导主任的皮鞋碾过函数定义域
我们终在虚数空间找到收敛点
那个秋天,一封未能送出的数学情书,一场当众的羞辱,一次来自现实的冰冷提醒,共同构成了知晓哥青春期中沉重的一课。然而,时间最终给出了它的答案。它教会他,青春的伤痛与遗憾,如同数学中复杂的方程,或许在当时无解,但终会在生命的更长维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完成一场迟来的、与过去和解的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