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鹰嘴崖上的方程 (第3/3页)
,想出了办法。她在煤油灯下彻夜不眠,用从山里砍来的竹子,灵巧地编织了十六个精致的小花篮。第二天,她拿到集市上卖掉,换回了整整16元钱。她高高兴兴地拉着知晓哥去学校报到,手上那一道道被竹篾划出的新鲜血痕,成了知晓哥心底最深刻、最温暖的烙印,也是驱使他不敢懈怠的强大动力。
然而,考验并未结束。2004年初,升入初中的知晓哥,因家里实在拿不出20元的书本费,再次面临辍学。此时的他,身处年级里最普通的班级,学习虽比一般同学好些,却也并非顶尖,对前途感到迷茫。他再次打算放弃。就在这时,刘老师,这位或许是对他格外关注,或许是慧眼识珠的恩师,硬是找到他,把他喊回了校园,并拿出自己两个月的工资,为他垫付了学费。
正是三姐那双布满血痕的手,和刘老师那沉甸甸的信任与帮助,改变了知晓哥的命运轨迹。知识改变命运,而爱心,则照亮了他通往知识殿堂的崎岖道路。
正所谓:《鹰嘴崖证道》
骤雨封山溪暴涨,抄崖赴试步踉跄。
千层履透荆榛险,万仞峰回曙色苍。
袖染墨痕书绝壑,指沾泥印证圆方。
寒门自有青云路,不负恩深灯烛光。
又谓:《灯花》
煤油灯芯爆出第九朵花时
瓦檐正漏下第九十九滴春雨
母亲用补丁缝合的布袋里
准考证安静地躺在粮票与鸡蛋之间
鹰嘴崖的酸枣树在暴雨中
将根须扎进1993年的岩缝
九曲河吞下整座木桥的呜咽
少年把算草写在闪电的裂痕里
三姐的竹篮盛满月光
十六道血痕凝成银河支流
刘老师工资条上的数字发芽
长成通往县城的盘山公路
晒谷场上的麦秸仍在沙沙作响
冻裂的墨水瓶涌出蓝色潮汐
当铁犁头敲响第七个黎明
有人用树枝解开了鹰嘴崖的方程
知晓哥的初中岁月,就是在这样的艰辛、拼搏与温暖的接力中度过。每一次山路的跋涉,每一夜油灯下的苦读,每一次来自亲人师长的无私援助,都如同刻刀,深深塑造着他,让他在贫瘠的土壤中,顽强地向着知识的阳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