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鹰嘴崖上的方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章 鹰嘴崖上的方程 (第2/3页)

理解抽象的空间概念。

    学校的晚自习,靠的是煤油灯照明,光线昏暗,烟熏火燎。校长见他如此刻苦,特批他可以使用办公室那盏灯,虽然玻璃罩上积满了经年累月的烟灰,但光线毕竟亮堂许多。那跳跃的灯花,曾无数次陪伴他度过苦读的长夜。

    鹰嘴崖证道:暴雨中的竞赛

    最惊心动魄的经历,发生在那次全县数学竞赛。竞赛当日,凌晨突降暴雨,九曲河如同发怒的巨龙,上游冲下的树木撞断了通往县城的唯一木桥。父亲从河边带回“桥没了”的消息,母亲担忧地劝他放弃。

    知晓哥摸着胸口那张带着体温、盖着县教育局鲜红印章的准考证,眼前浮现的是陈老师送来通知时殷切的眼神。他一咬牙,决定铤而走险,抄近道翻越连猎人都慎行的鹰嘴崖。

    天光未亮,他揣上两个烤红薯便冲进雨幕。溪水已漫至腰间,冰冷刺骨,水底山石嶙峋。一股暗流卷来,他险些跌倒,全靠小学时打下的罗汉拳根基,下盘较稳,才堪堪抓住岩缝里的酸枣树稳住身形,指甲瞬间渗出血珠。他顶着暴雨,攀着湿滑的藤蔓,艰难地爬过塌方后更加危险的鹰嘴崖。

    正午时分,当他像一个泥塑的雕像,浑身湿透,裤脚挂着水草,手背凝结血痂,布鞋张嘴露出冻紫的脚趾,出现在考场门口时,所有监考老师都惊呆了。而他,只是平静地、从最里层掏出那张完好干燥的准考证。

    最后一道压轴题,难度极大。考场里一片沙沙的书写声,知晓哥盯着残缺的粉笔头,思绪却飞回了晒谷场上的那些夜晚。他仿佛又闻到麦秸的香气,看到月光下自己用树枝在泥地上验算的轨迹。他深吸一口气,笔尖坚定地在试卷上划动,如同春燕掠过解冻的河面。当他最终解出答案时,内心涌起的,是知识冲破重重阻碍后的酣畅淋漓。

    命运转折:来自姐姐与老师的爱

    然而,现实的贫困,是比鹰嘴崖更险峻的关隘。1993年9月,知晓哥虽以优异成绩被淮河一中录取,但他所在的班级,32名同学中,有25人因各种原因辍学。他儿时的玩伴,小顺子去了上海学修车,二蛋回家放牛,三坤子因父亲病重不得不扛起家庭重担。知晓哥的家,也因为给哥哥们娶媳妇而家徒四壁,再也拿不出16元的学费。

    他也萌生了退学的念头。就在他准备放弃时,他十八岁的三姐,那个貌美如花、心灵手巧的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