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夯土墙内的童年 (第3/3页)
完小学。
2. 推头皮的“酷刑”: 比戒尺更让知晓哥记忆深刻的处罚,是“推头皮”。谁没完成作业或背不出课文,就要在教室里绕场一周,让每个同学都用手指逆着头发生长的方向推一下头皮。用力了,会很疼;不用力,则像挠痒痒。知晓哥虽成绩好,但因调皮也难免中招。这种带有集体戏谑性质的惩罚方式,是陆家村小学的独特发明,夹杂着疼痛、羞赧和一丝莫名的好玩,深深印刻在他的童年记忆里。
3. 稻田与麦地的课堂: 农忙时节,学校的钟声会让位于田野的召唤。每当五月麦熟、十月稻香,王老师便会带着学生们走出教室,帮家里缺少劳力的老师或同学家收割。在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或稻海中,孩子们弯腰劳作,汗水滴入泥土。这既是体验生活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这些经历,让知晓哥和他的同学们从小就深知“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义。
正所谓:《童年小学记事》
夯土墙头冰溜悬,朱批奖状语数本。
头皮逆推行刑日,笑泪同飞落满庭。
稻浪千重埋赤脚,麦芒万顷砺童心。
戒尺悬檐筛月色,书包斜挎缀晨星。
改革春雷初破茧,乡关旧事总关情。
知晓哥的小学生涯,就在这混合着泥土味、粉笔灰、槐花香、戒尺声与推头皮痛感的时光中结束了。这段经历,为他打下了最初的知识基础,也塑造了他坚韧、皮实且贴近土地的品格。然而,相对薄弱的教育根基,也为他后续的求学之路埋下了隐患,让他不得不在未来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去实现那“金榜题名”的梦想。这间夯土墙内的村小,既是他梦想起航的港湾,也是他未来必须奋力跨越的第一道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