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章 庚申婴啼 (第1/3页)
一九七九年冬,安徽阜阳,淮河镇陆家村。
北风卷着淮河的水汽,吹过萧索的皖北平原。陆家村低矮的土坯房上空,炊烟稀薄。虽然春节将近,但空气中弥漫的,不仅仅是烤红薯和微弱麦香,还有一种无形的、日益收紧的压抑。
陆大友蹲在自家门槛上,望着院子里堆放的几袋小麦,眉头拧成了疙瘩。他是村里的能人,年轻时经历过五九年的饥荒,眼睁睁看着父亲和大哥饿死,硬是靠着在淮河里摸鱼、在收割过的红薯地里一遍遍翻找,拉扯大了八个孩子。如今,政策变了,土地下了户,他家十口人分了二十亩地,终于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仓里有五六千斤小麦,虽然吃不上大米,但顿顿馒头、面条总能管饱。
他刚舒心没几天,心头却又压上了巨石。他婆娘李玉兰,今年四十二了,竟又怀上了!老九的到来,不在计划内,甚至可说是“顶风作案”。
村里的高音喇叭和墙上新刷的标语,日复一日地宣示着铁律:“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头等大事!”风闻上面动了真格,公社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书记亲自挂帅,实行“一票否决”。邻村已有传闻,说对超生对象“罚得倾家荡产”。
“他娘,这……”陆大友看着妻子日渐隆起的腹部,声音干涩。
李玉兰抚着肚子,脸上是母性的光辉与深深的忧虑交织:“大友,都这么大了,也是一条命啊。再说,现在家里不是有粮了吗?”
陆大友叹了口气。有粮是不假,可他心里清楚,这“有粮”在政策的铁拳面前,不堪一击。
一九八零年,农历腊月三十,除夕。
节日的气氛被一种肃杀取代。公社供销社那排平日里还算热闹的平房,此刻门窗紧闭,成了临时关押点。里面,是几十个临近产期的“违规”孕妇,李玉兰也在其中。
陆大友提着饭篮,隔着门缝看到了妻子苍白的脸。她紧紧抓着他的手,声音发抖:“大友,我怕……前面刘家媳妇,孩子太大了,没……没下来,人就这么没了!还有,那针……对着头……”她说不下去,眼里满是恐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