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3/3页)
吃完手里的红薯,把皮儿递给她,开了游戏。
……
一到放假,日子就飘得特别快,今年的年也来得早,饶是我有再多借口,也得收拾收拾回乡下了。
村里这两年模样变了不少,好几户人家都起了新房,胡墼房眼见着越来越少。
之前一次吃饭时,我爸也念叨过,盘算着把家里那间胡墼伙房推了,盖间红砖房和大房连上。
至于更气派的亮瓦瓷砖,合金门窗,水泥院子之类的,那还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在我家还盘算的时候,发小家已经张罗开了。
说到这儿,也该给那俩货取个名了。
小时候和我一起扒水口子,家里条件好些的那个,就叫马小宁吧。另一个,我小爷的儿子,就叫杨小南吧。
我在村口下了公交,进了村刚走到我家巷道口,就看见马小宁家的院子整个儿推平了,砖头沙子堆了好几堆,看样子只等开春化冻就要动工。
这俩蹲在巷口土堆上晒太阳,一见我回来,杨小南窜起来就给我胸口一拳:“你怂在该上蹲着享福,不想回来咧么。”
“我爸不让回来么,让我先写作业,一天乌苏求子滴。”我笑着搡了他一把。
这俩也都上初一了,一起考到了隔壁县城的初中,当然了,比不上我那所重点中学。
简单和他俩谝了几句,我便转身进了巷道,朝家走去。
刚迈进院子,就撞见爷爷抱着一捆玉米杆往草房走。
他看见我,脚步顿了顿:“回来咧。”
“昂,”我应了一声,“爷你抱草弄啥捏?”
“给牛铡点草么,你进起。”他言简意赅,说完便继续忙活去了。
还没走到大房门口,一股炖鸡的香味就飘了过来,勾得人直咽口水。奶奶知道我今天要回来,早就炖上了鸡。
我掀开门帘进屋,奶奶正守着炉子边照看锅灶。一见我,她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一连串地问:“吃饭咧吗?咋回来滴?路上冻着吗?你弟你妹咋么一搭里回来?考滴咋么个?学校放咧几天假?”
明明每件事她早就知道答案,却偏要拉着我的手,再亲自问上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