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章 (第3/3页)

中学时代更驳杂也更真实的底色。

    我看见学校后巷,乌泱泱的人群聚散如蚁,裹挟着少年意气的喧闹;

    看见男厕所里,廉价烟草的蓝雾经久不散,在昏暗里浮沉缠绕。

    也曾听闻深夜网吧里,键盘敲击如雨,演绎另一个世界的繁盛;

    又瞥见过操场角落那些被夕阳拉长,指尖羞涩勾连又仓促分开的影子……

    九月份,学校门前的那条路,两旁种满了白杨树,一阵清爽的风儿吹过,黄色的叶子,便随风扑嗽嗽落下来,烧烤的灰烟依旧占据了半条街,随着忽明忽暗的火星,绕上了天。

    可我才尝了一口青春的滋味,甚至来不及分辨甜更多,还是涩更浓……可漪姐却要走了。

    那天下午放学,我哼着歌脚步轻快地进了院子,见可漪姐的房间门虚掩,想着她今天倒是回来的早,便先进去打个招呼。

    进了屋,看见可漪姐正红着眼坐在炕沿发呆。

    她见我进来,把头撇过去,擦了擦眼泪,声音带着点刚哭过的沙哑,“……放学了啊?”

    我脸上的笑僵住,轻轻走过去,声音不自觉地放低,“可漪姐……你……咋了?”

    “没事……”她避开我的视线,吸了下鼻子。

    “哦……”我站在那儿,看着她肩膀微微塌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又觉得不能不说,“有啥事……和我说说嘛。”

    空气凝滞了几秒,可漪姐长长吁了口气,抬手把脸颊边的几缕湿发别到耳后。

    “书涵,我明天就要走了。”

    “啊?回家吗?”我脑子懵了一下,“那……那你啥时候回来?”

    可漪姐转过来看着我,她眼里无光却还是挤出一点笑,“不回来了……”

    许多年后,我在异乡为生活奔忙,那个下午的细节依然清晰如昨。

    可漪姐别头发时微微颤抖的指尖,她眼眶里强忍着不肯落下的泪光,还有那句轻飘飘却砸得我胸口发闷的“不回来了。”

    我和可漪姐只认识半年,但我见过她那份为爱奔赴的孤勇和柔韧,不远千里来到西北小城,只身租房工作,学习拗口的经文,改变穿着和饮食习惯……

    可终究,世情磨碎了期许。

    她给我留了电话,起初我们还偶有短信来往,直到某天电话拨过去只剩冰冷的空号忙音,她像一缕消散的烟,再无痕迹……

    风带走了山城的雨,却把湿漉漉的惘然,永远渗在了那个小院的黄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