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三字经听得费解 (第2/3页)
感兴趣,还得请宁宁帮着解说。”
郭攸宁自是应好,第一站就是漂亮国的展厅。
里面展出的五台机器,瞧着很不错,看展的人特别多,价格也贵到离谱。
三位金发碧眼的工作人员,以及发言的李先生,正连说带比划回答着众人的问题。
宫老看着简介上的各种参数,点头赞叹,“咱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在精度、稳定性、耐用性等方面甩了我们好几条街。
那精度来说吧,他们发展到以丝(0.01毫米)为单位了,我们只能用道(0.1毫米)。”
在宫老细看一台精密万能磨床时,那位李代表来了。
热情耐心地展示,并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郭攸宁的翻译也准确无误。
遇到特别难解说的专业词汇,他偶尔还能蹦出几句中文。
让郭攸宁有种他中文很好的错觉。
他们这边专业的讲解和翻译,将周边的人全吸引了过来。
讲完磨床,讲铣床,讲数控机床……
连着翻译了两个小时,到饭点时人才慢慢减少。
郭攸宁忙灌了两口茶润喉,寻了张椅子坐下休息。
那位黑发碧眼的李代表,挨着她坐下直竖大拇指,夸她英语水平高。
感谢她的无私帮助,让大家正确了解到了他们公司机器的品质。
郭攸宁摆摆手,“这是我分内之事,李先生不厌其烦地详细解说更值得感谢,你是彬彬有礼的绅士。”
李代表用中文回话,“谢谢。”
哎哟,她也就随便一试,没想到他真能听懂中文,对他兴趣又浓厚了一分。
本来累到不想说话的人,跟他攀谈起来,“李先生中文不错,特意学过?”
他摆摆手,“错,会听,讲不好。”
接着就是一大段英语,意思是他爸爸和爷爷是三十年代移民去漂亮国的华人。
爷爷有故土情怀,要求小辈们学中文,所以能听懂,但说不好。
三十年代鬼子侵华,国内动荡,不少精英选择移民,难道他爷爷是其中一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