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名利双收 (第2/3页)
两条生产线给我跑顺溜——这是咱们的命根子!”
“你放心,娘心里有数!”李秀娟感受着女儿手心的力量,紧紧回握。
“奶!”沈一诺最后看向王金花,俏皮地眨眨眼,“您把咱们的家底——那些现钱,全摆到账房桌上!再让会计把这几个月上交的利润、发放的工钱、缴纳的税款,一笔一笔算清楚,用大红纸誊写清楚,就贴在合作社大门口!让所有人都看清楚,咱们合作社到底是社会的蛀虫,还是能下金蛋的凤凰!”
王金花先是一愣,随即拍腿大笑:“妙!太妙了!看谁还敢在背后嚼舌根!”
弹幕彻底疯狂:
“卧槽!舆论战+供应链革命+财务透明,三箭齐发!”
“这波指挥行云流水,堪称教科书级反击!”
“奶奶:论配合装逼,我是专业的!”
“已经开始期待调查组的表情了!”
沈一诺这几道指令如雷霆落下,原本低迷的合作社瞬间焕发生机。
沈红梅带着样品和数据,凭着那股泼辣劲儿,竟真让她闯进了地区报社。她对着一位老记者,将合作社如何攻坚克难、技术创新、带领社员致富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还亮出了实实在在的样品。老记者端详着细腻的红薯全粉,试吃了开水即食的杂粮粥,大感兴趣,当即决定亲自下来采访!
沈建国那边更是势如破竹。以往是他求爷爷告奶奶地找粮,如今消息放出,那些精明的生产队长和农户反倒主动找上门来!现钱结算,价格优惠,谁不心动?一条由无数小农户编织的、更牢固灵活的供应链,竟在几天内初具规模。马老三那点垄断手段,在真金白银面前不堪一击。
李秀娟和周师傅带着众人日夜赶工,新生产线很快轰鸣着运转起来。红薯全粉耐储存,杂粮速食包便捷美味,一经推出不仅填补了福糕的原料缺口,更吸引了县里诸多单位和长途司机的目光,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王金花亮出的现金和贴出的红榜,成了最有力的宣传。村民们围着那密密麻麻的进项支出,看着社员们实实在在鼓起来的腰包,所有流言蜚语不攻自破。合作社门口天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