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靠山的思量 (第2/3页)
形的风险引向沈家?
这种不确定性让她倍感压力。她清醒地意识到,仅仅将合作社与村集体绑定,或许能抵御沈福贵之流的明枪,但若面对来自更高层面、更隐秘的力量,这点防护无异于螳臂当车。
她需要更稳固的“靠山”,或者说,需要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时代的运行规则,并找到在规则内安然行走,甚至借力打力的方法。而陆北辰,他身上似乎就隐藏着通往那个复杂世界的钥匙,尽管这把钥匙本身,也可能开启潘多拉的魔盒。
几天后,沈一诺寻了个由头,再次来到村尾。这一次,她未带福糕,只身一人。
陆北辰依旧在那片自留地里不疾不徐地劳作。听闻脚步声,他抬起头,见是沈一诺,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县城那次充满张力的相遇从未发生。
“陆知青。”沈一诺立于田埂,未作寒暄,开门见山,“那天在县城,多谢你。”
陆北辰放下锄头,直起身,用搭在颈间的毛巾擦了擦额角的汗,目光淡然地看向她:“谢我什么?”
他这般云淡风轻的态度,反而让沈一诺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她深吸一口气,决定冒险试探:“谢谢你提醒我……留意身后的‘风浪’。”她刻意说得隐晦,目光却紧锁住陆北辰,不错过他任何一丝细微的反应。
陆北辰擦拭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瞬,旋即恢复自然。他回视沈一诺,眼神中掠过一丝审视,仿佛在重新评估这个看似稚嫩的乡村姑娘的胆识与敏锐。
“你多心了。”他语气平稳,听不出情绪,“我只是恰好路过。”
弹幕瞬间活跃起来:
“经典否认!大佬的警惕性满分!”
“主播这波试探,胆子不小啊!”
“他越是否认,越是欲盖弥彰!”
“气氛突然变得紧张又刺激!”
沈一诺未在“是否路过”的问题上纠缠,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恰到好处的忧虑:“陆知青,咱们合作社眼下算是立住了脚跟,可我心里总是不踏实。县城一行让我明白,想正规模做点事情,条条框框实在太多。依你看,咱们往后该怎么走,这路才能更稳当些?譬如,那些正规的手续,该如何着手办理?”
她不再提及县城风波,转而将话题引向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姿态谦逊,充分表达了对陆北辰见识的倚重。
陆北辰深邃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似已看穿她试图转换话题并寻求更深层指引的意图。他沉默少顷,方才缓声道:“根基未稳,勿求虚名。”
短短八字,言简意赅,却重若千钧。
沈一诺细细品味着这句话。是在告诫她,合作社初立,内部管理、产品质量、原料供应链等基础尚未夯实,不宜急于追求表面的名分与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