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县城之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6章:县城之行 (第1/3页)

    那张写着“沈家湾农副业生产合作社(福糕坊试点)”的大红纸,被老支书和会计一左一右,郑重其事地贴上了沈家的土坯院墙。人群里立刻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王金花站在人前,望着那抹刺眼的鲜红,心头像打翻了五味瓶——让出去的一成利润让她心尖直抽抽,可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却又让她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名分落定,琐碎却才刚刚开始。

    大队部腾出的那间旧仓库,成了合作社临时的“账房”兼据点。沈一诺、王金花、老支书和大队会计,几个人关起门来连开了好几场会,琢磨的都是合作社的章程。

    沈一诺凭着记忆里那些超前的概念,抛出了“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想法:干活的婶子们按件计酬;沈家出技术、管运营、投本钱,算作“技术股”和“资金股”,占大头;大队提供场地和“政策支持”,占一成;日后规模大了,还能吸纳村民的资金或实物入股。

    这些新名词砸得老支书和会计有点发懵。“技术股”?“政策股”?真是头回听说。可沈一诺解释得在理:没有沈家的独门方子和管理,这事成不了;没有大队在背后撑腰,这事也长不了。这两样,本身就是沉甸甸的“本钱”。老支书吧嗒着旱烟,琢磨半晌,一锤定音:“就照一诺丫头这思路办!具体怎么分,会计你和她细抠,弄个明白章程出来!”

    王金花最惦记的就是分红。几番拉扯、反复算账之后,终于定下:每月营收,刨去原料、工钱,再留出一部分作为发展的“备用金”,剩下的纯利,沈家拿六成,大队拿一成,最后三成充作合作社的公积金和风险金,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结果,王金花心里虽仍觉着自家吃了亏,可转念想到往日提心吊胆的日子,以及如今这“集体”招牌带来的安稳,也只好认了。细水长流,平安赚钱,比什么都强。

    弹幕立刻化身财经评论员:

    “股权结构清晰,法人主体明确,沈氏集团完成A轮融资后结构优化!”

    “奶奶终于悟了,‘舍小钱保平安,用利润换空间’。”

    “主播这是把现代企业制度硬核搬进七十年代啊!”

    “坐等第一次分红大会!”

    章程初定,合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