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 嫡庶之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 嫡庶之争 (第2/3页)



    做妾便是如此,遇上能容人的正妻,日子就好过些,遇上不能容人的,名分压下来,就能活活把人磋磨死。

    偏郑氏又是李从养母淑妃娘娘的亲侄女,李从为了哄郑氏,多数时候都要她们吞下委屈。

    这辈子不必遇上,就是最好的开始。

    谢明枝不觉得身为官家小姐,混在窑厂亲自拉胚算自降低身份,上辈子为了帮李从讨好太后和皇帝,她也是这样亲自下窑,制作了一尊白瓷观音像,让李从入了太后的眼。

    太后有两爱,瓷器和绣品,对瓷器的喜爱仍在绣品之上。

    因为太后的喜好影响了皇帝,皇帝尤其钟爱青瓷,定了五大官窑,其中就以能烧青瓷器的汝瓷为官窑之首。

    钱塘王妃也因为爱瓷器,年轻时才跟太后成了闺中密友手帕交。

    钱塘王原本乃是世袭的郡王爵,因为老太妃跟太后的情分,甚至荫蔽了子孙后代,郡王爵成了亲王爵。

    老太妃绝对是能说得上话的人。

    但老太妃眼界开阔,她必须能拿出令人惊艳的瓷器,才能哄得老太妃开心。

    谢明枝其实也很久没有亲自上手,第一次拉胚,失败了,她微微皱眉,并不气馁,她捻了捻土,摇摇头:“家里窑厂的陶瓷土太粗糙了,需要用水飞法,经过数次沥干,就能得到最细腻的陶瓷土。”

    她心里已经有了个主意,托人从官窑窑场买来瓷石,瓷石价格更贵些,但这样烧制出来的仿生瓷,纹理才会更精细。

    不过须臾的功夫,她手上的泥土便被捏成一朵牡丹花,每片花瓣都栩栩如生,花瓣薄如蝉翼,非常立体,不光是绿珠,就连窑场的伙计们见了,都叹为观止。

    “这泥花捏的太好看了,若是真能成功上了釉色,简直跟真的也没什么区别。”

    “是啊,前提是能上釉烧出来。”窑场的老管事老墨如今五十多,一下子就看出谢明枝的意图,她拉的胚已经隐隐有了个形状,那是个花篮的模样。

    老墨抽了一口旱烟,哪怕面对的事东家家里的小姐,也直言不讳:“二姑娘,你这花篮好捏,可不好烧,仿生瓷在市面上也不卖啊,瓷器要讲究器形,所谓大巧不工,大雅不雕,这器形还是简单的卖的更好,姑娘这花篮若是上了各种各样的釉色,咱们窑场,可从未烧出来过。”

    瓷器种类多,从烧制难度上来看,多色瓷比单色瓷要难的多,因为每一种釉色都有特定的温度要求,釉色上色简单,烧制却是个大难题,一种颜色已经烧成,另一种颜色却根本上不了色。

    所以多色瓷在市面上价格很高,大多只有巨富和权贵之家才能用的起,哥窑烧制的青花釉里红,就是一次烧制两种颜色,还是最难烧的两种颜色,这种瓷器是皇室贡品,寻常宗亲也只有皇家御赐,才能使用。

    普通平民和官宦之家,一来是买不起这价值千金的青花釉里红,二来随意用是要杀头的。

    但也有一种单色瓷,比青花釉里红的地位还要高,便是青瓷,因为太后和陛下喜欢,这种釉色还很难调,青瓷中有一种雨过天青的釉色,甚至汝窑几年也烧不出来一件,那种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颜色,甚至大部分烧瓷师傅,一辈子都没见到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