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 更多筹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 更多筹码 (第2/3页)

她们避之不及。她被人骚扰,她们也都站在父母一边,劝她跟了李平坤。

    不,她们不是站在父母那边。

    他们只是统一了阵线,想从她身上继续吸血。

    往事已经不可追,如今她再后悔也没有用,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度过眼前的难关,抛却这里的人和事,去过自己的日子。

    话说回来,虽然她吃不到考公红利,想吃其他红利不难。

    如果能带着上百万到沪市后,她完全可以多买几套房。

    而且前世她都能靠摆摊卖早餐,在沪市买下一套房,并开出好几家早餐店。这辈子有钱有先知,不把生意规模翻一倍,实在说不过去。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顺利卖掉股份。

    而这,恰恰是他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余兰英边在心里捋着他们制定好的计划,边翻动着报纸,直到一则传销有关的新闻进入眼帘,她才停下手里的动作。

    随着改革开放,一系列的不法敛财手段也跟着出现,其中名气最大,变种也最多的无疑是传销。

    而截止到今年,最大的传销案例,要数八十年代末,日本某公司偷渡到深市,以传销方式销售磁疗保健床垫。[1]

    不过这家公司虽然是八十年代末潜入国内的,但他们进一步扩大传销规模是在去年。

    也因为规模扩大,让更多媒体关注到了这场骗局,所以这一年里,时不时有相关曝光见报,到这个月,国家更是发布了《关于制止多层传销活动中违法行为的通知》。[2]

    余兰英手里这份报纸,正好刊登了这则通知。

    除了这则通知,还有报道详细分析了传销的根本原理,即传销并非依靠产品或服务的真实价值来交换,而通常是利用拉人头发展下线的方式获取收益。[3]

    因此,传销本质上其实是“庞氏骗局”的变种。

    提到庞氏骗局,余兰英不免想到前世看过的一部电影《金手指》,这部电影以港城一桩奇案为原型改编拍摄。

    而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一文不名的人,通过虚构巨额财产结识名流,并成立公司,买下一栋大厦。之后他借着名流担保,大肆炒作这栋大厦,借此抬高公司股票价格,攥取了大量资金。

    回忆起这部电影的剧情,余兰英有点打开思路。

    这不是说她起了歪心思,也想走上不归路,而是她想到,也许她和邢立骁,也可以通过虚构出一个靠山,顺利卖掉股份。

    在卖股份这件事上,余兰英其实并不担心没有买家。

    不管在什么年代,煤炭都是重要资源,而买下一座煤矿的股份,等于买下一个聚宝盆,以后不说能躺着收钱,但赚的肯定不少。

    要不是他们担心惹出祸端,都不用特意来城里找买家,在家放出口风,就会有人排着队上门谈判。

    但手里拿着这么个聚宝盆,不惹出祸端是不可能的。

    他们不但进了城,还要精心挑选买家,以期能挑中一个有良心,不会中途过河拆桥的人。

    可指望别人有良心,终究不如自己手握主动权。

    而且买家有良心,村里那些干部却不一定会有良心。

    虽然协议规定了,第一个发现煤矿的人可以得到一半股份,但真到那一刻,村里干部要翻脸,棘手的事也不会少。

    别的不说,他们和买家商量好卖股份,村里干部伸手卡一道,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所以余兰英觉得,在这场和股份交易有关的谈判中,他们除了要在买家面前扯东平村人这面大旗,在村干部面前表现得和买家特别铁外,还需要再引入一个靠山。

    而且这个靠山,必须要让村里干部们有所顾忌。

    可问题又来了,她和邢立骁都是土生土长的新平人,村里人对他们各自的家庭情况可以说如数家珍。

    她不用说,祖上三代贫农,五服之内都找不出有权有势的人。邢立骁祖上倒是有钱,但邢家早败落了,且从他外公这一代起,三代都是独生。

    他们亲戚中别说靠山,就算想扒拉出一个能虚构呈靠山的人都不容易。

    唔……也不对。

    邢立骁母亲这边虽然没有虚构的余地,但他父亲那边发挥空间不小,别的不说,他那个渣爹就不错。

    首先,渣爹是沪市来的下乡知青,而沪市,是改开后发展最快,有钱人也最多的几个城市之一。

    其次,渣爹非常渣,回城以后就断了和邢立骁母子的联系,所以他回沪市后过得好不好,没有人知道。

    最后,半真半假的谎言最能骗人,她虚构出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亲戚,村里那些精明的干部肯定不会相信。

    但如果说这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