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施教 (第2/3页)
的,毕竟对于这样特殊的孩子而言,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办法。
事实也证明,这也是最有效率的办法。
像是有些孩子耳朵听不见也不大会说话,而这时候又还没有系统的手语文化并不会手指语言,又不大认字也不会用文字来表达,所以都只会一些简单的手势语赖进行交流。然后能倚仗的。就只有眼睛了。
薛氏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先拿了各色的络子给她们传看。又拿了可贞和柳月桐月提前画好的各项技法的拆分图给她们看,一遍一遍的分解演示给她们看,又顺道教她们认些简单的实用字词好方便交流。
也因为这些孩子听不到声音,所以她们心无旁骛,心特别的静特别的纯,所以脑子更清明,记忆力也非常好,学起络子的技法来自然就快了。
突然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了的,立时就给这些孩子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片天地。不但破天荒的有了自信,对于之前对学门手艺的或是消极或是抵触心理也彻底消失了。心态不一样了,看什么都是美的好的,所有的潜能都调动协调起来了,学习起来竟比之前还要迅速。而练习起来,就更是刻苦,可谓分秒必争了。
与前头那些孩子正相反,有些孩子是不同程度的眼睛看不见。旁的孩子都已经学习上技法了,可这些孩子连络子到底是什么都还是不明白,更不要说自己动手了。
薛氏却并不着急,只是握着她们的手,手把手的带着她们盘弄特地编了号的插板,带着她们熟悉插板上的每一根木钉的定点位置,带着她们反复做些简单的技法练习。
虽然这些孩子可以算的上是整个育婴堂里最没有自信的一群孩子,可到底感觉着身边其他孩子的用功和勤奋,心里都是不安的。那是源自心底最深处的不安,是害怕再次被抛弃的不安。也是源于这样的不安,这些孩子也全都越发用功了起来,一日十二个时辰,除了睡觉,那是时时刻刻都把插板握在手里盘弄熟悉的。好像这握在手里的插板并不是工具,而是自己的命运一般。
为此,可贞还特地把插板改良了一下,免得这些孩子在无意中伤了自己。同时,又捐了一笔银子给育婴堂,专款专用,让育婴堂大使和薛氏专门买了棉线丝线回来给这些孩子们练习用。
在盘络子的练习阶段,棉线丝线的损耗是非常大的,可贞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舍不得用丝线,只用棉线麻线来练习。可这些孩子们,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损耗。因为他们每次练习后,都会把这些半成品解开捋直好留着下回继续用。要知道,络子的上有些打结的地方是非常难解开的。若是可贞,实在舍不得一剪刀下去剪断后再搓起来也就是了。可这些孩子真是一丁点儿的针头线脑都舍不得丢弃的,宁可把睡觉的功夫都搭上,也要把结头解开。
可贞听说后,不由得再次感叹,又把这事儿原原本本的说给了小九和晏哥儿听。引领着他们去理解人要懂得惜福,只有惜福才能长久的理念。
不得不说,因为遭过罪,所以这些孩子都知道这样的机会得来不易,所以也是更知道什么叫做珍惜,什么叫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