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手艺 (第2/3页)
的,等到或得了苏慎的同意后。拿了资料跑了两趟育婴堂和养济院。回来后,给了可贞肯定的答案。
育婴堂和养济院里的残疾人,什么样的都有。有在视力有障碍的,有在听力语言上有障碍的,有在智力上有些障碍的,也有肢体上有障碍的。通算下来,有能力做些小手工活的能有一多半。可贞的信心也足了些。
毕竟有能力,才能接着往下考虑。
苏慎听说后。也来了精神,一点一点的和可贞商议了起来。
育婴堂里的那些被划分为残疾的孩子,以后是肯定要离开这些慈善救助机构自力更生的。育婴堂里虽也会请人教授孩子们一些生存的基本技能,可到底也仅限于正常孩子,那些残疾的孩子即便想学,很多也不合适他们学,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学也没人有这个耐心一点一点的教导。所以但凡能能学个一技之长,也是大多数孩子的梦想,是没有人会拒接的。
可是那些废疾、笃疾的孩子们,以后是可以转进养济院生活的。可养济院都是救助那些生活无着没人亲人可以投靠的人的。如果有谋生的手段,那么再住在养济院就说不过去了。
可不管是那些废疾笃疾的孩子们,抑或是养济院里住着的那些个残疾人们,怕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离开养济院自己谋生存的。
毕竟,现如今的养济院,生活有着衣食无忧,每日的活计也很轻省,主要就是照顾自己,难得的才有些舂米磨面的活计,或是好心些的再照顾照顾一道居住的同伴们。可是一旦出去之后,没有钱米的救助,衣食住行一切都得自力更生,这是非常没有保障的。尤其是还有些从育婴堂出来就直接就可以或是已经住进养济院的那些人,自打出生后就没有靠着自己的双手赚过哪怕一文钱,这在他们,是很难跨出第一步的。
而且苏慎在一天,自然是有所倚仗的。可苏慎不可能在这待上一辈子,一旦调离了这里,这里的一切是不是能够维持下去,这又是个不小的问题。
还有究竟做什么样的手工,销售渠道怎么落实,这都是问题。
再加上,这时候的人忌讳比较多。这些残疾人做的物什能不能让大家伙接受,这也是大问题
不过既然想做,那自然就得做漂亮了,所以苏慎闲暇之余,便又多了一件操心的事儿了。
虽说现如今,下半年的田赋征收已经完全结束了。可是苏慎还在筹划着落花生的种植事宜,又要上堂,还要出去踏勘现场,回来后还得教养两个小的,时不时的还要突击检查育婴堂养济院,还是忙的脚不沾地。
不过即便如此,对可贞还是事无巨细的关心。
每顿用了多少饭菜,每天添补了多少汤点水果,有没有睡觉,走了多少路,都要过问。然后衣裳暖不暖,手炉热不热的,每天早上上衙前都要检查一番。
丈夫贴心,儿女懂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