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外放 (第1/3页)
多谢joycf的粉红票,多谢多谢~
能够被点中庶吉士,这不仅是能力实力的彰显。对以后的仕途来说,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
因为庶吉士和进士看起来只差一步,可这一步,却是天差地别,有的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的。
像是进士,先帝朝建武初年的时候,因为开国伊始急需人才,所以前景亦算乐观。能授知府、主事、中行评博、知州、推官、知县等职。而且还不用候缺,走马上任真不是一句空话。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形势逐步稳定,授官渐渐也步入了正轨了。缺少而人多,进士得官自然日趋艰难了。
而到了建武末年的时候,进士就率先被停授了知府,全部授推官知县之职了。再到了本朝建元初年,又改为二甲授推官,三甲授知县。没过多久,到了建元六年时又议准二甲三甲俱以知县用。
而且,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走马上任的。但凡空缺,差不多都早已内定了。大多数的进士都只能回籍候缺,不少人十年才得以铨选知县。而这还是好的,更多的人则是望眼欲穿,只得各择其业边干边等,几至学问荒废,即便得用也已是老气横秋才志全无了。所以说,进士的前程不可谓暗淡。
当然,凭着苏慎的出身和背景,自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别说苏慎上进了,即便在念书上没有天赋出息,说不得也还能走恩荫的。
总之一句话,熟读诗云共子曰,不如有个好阿爹。
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人也不是出息了就万事大吉,再没有要操心的地方了。
显然。越到这个地步,要操心上心的事儿便也越发的多了。
就像即便点了庶吉士,可三年后散馆,留馆的庶吉士和未得留馆的庶吉士就又是天上地下的差别的,其他书友正在看:。
一般来说,能留馆的庶吉士都是同批中散馆时考核成绩最好的,授编修或检讨之职留任翰林院,成为真正的翰林,也算名符其实了。
而剩余的,才能授以给事中、主事或是知县等职。
所以但凡进士都以点中庶吉士为荣,而庶吉士又以留馆为荣的。
而且翰林是天子近臣。清要之职。不仅升迁较他官容易,而且内阁行走也都是例由翰林官为之的。
可是,即便前程似锦。苏慎自己却是更倾向于外放。
……
“虽说京官外官碰了面,京官常奉承外官什么‘我爱外任有排衙’,外官也常说什么‘我爱京官有牙牌’。可你们家又不是那种一千里做官只为财的人家,以二叔这些年来考核的成绩,留馆虽不是板上钉钉。可就算是去科道六部也很好啊,何苦外放呢!还要你到时候带着孩子一道去,真不知道你们家老太爷是怎么想的!”
徐二奶奶正在家里看着下人把过年的物什收拢归库,却收到了自家那口子从京里送来的书信,拉拉扯扯一大通都是废话,最后好歹有一句有用的。就是苏家决定让苏慎外放。
看到这个消息,她撂下信转身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