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遵义三灯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遵义三灯记》 (第1/2页)

    【楔子】

    黔北龙蟠之地,有山如凤翥,水似环玦,名曰遵义。城中有湘水九曲,贯古城而过,其声泠泠,若诵《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戊戌年冬,余访会议旧址,见朱楼丹柱间悬"转折之城"匾额,忽有耄耋老者拄杖而来,目如深潭,曰:"欲知遵义的魂,当观五百年来三盏灯。"遂引至文昌阁暗室,启檀木匣,现残卷三帙,墨香犹带硝烟味。

    【第一灯·崇祯烛影】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遵义司教授陈启明夜叩文昌阁铜环。京师陷落的烽燧沿乌江传来,他怀中《洪范》竹简被雨水浸得发亮。阁门忽启,故友张松谷举烛相迎——这位因弹劾土司被革职的御史,此刻布衣散发,却在案头铺开西南盐茶舆图。

    "流寇破京,清骑叩关,兄台还守这故纸堆?"张松谷以烛泪封缄密信。陈启明抚简长叹:"昔年共注《尚书》,兄言'王之义'在安民,今请观之。"烛影摇红间,二人将《遵王义疏》残稿与边陲粮道图合纂成册。五更时分,土司兵破门而入,张松谷推陈启明入密道,自举烛立于阁顶,笑呼"道义不灭",坠楼而亡。

    十年后,清军破海龙屯。陈启明埋书碉楼,衣冠北拜曰:"遵义者,遵天地正气,非遵一朝一姓。"纵身时怀藏血书:"星火必传"。

    【第二灯·柏公馆马灯】

    民国廿四年正月,寒雨冻裂湘江。教员周慕白在文昌阁残垣发现《义疏》刻本,忽闻红军破乌江的炮声。是夜柏公馆二楼灯光彻明,他受命讲解《洪范》,见满屋将领争辩至哑声,唯清瘦长者指"皇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