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悬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悬格》 (第3/3页)

郊草,或报春风过蓟门”的残句,与周堪赓谢表“臣以戴罪之身,幸不辱黄河”的墨迹,在宫灯下叠作诡谲的影。司礼监忽报九边军饷断绝,天子竟笑指窗外:“去岁黄河决堤,冲走多少品级山?”

    更鼓三响时,崇祯忽从《永乐大典》扯下数页。泛黄纸张飘落处,可见洪武八年太祖御批:“能臣譬如良种,纵埋粪土,终破土参天。”值殿太监惊见,天子以指甲在“土”字旁,深深刻出“民心”二字。

    (五)

    甲申年三月十九日,煤山老槐枯枝崩断。崇祯解玉带前,最后望见的不是九重宫阙,而是某年黄河洪峰中,那个八品通判以肉身抵住闸门的背影。史载龙袍血书“任贼分裂朕尸”,却无人知襟内还缝着张字条,上面是张志淳当年治河图的边注:“官阶有尽,民命无价。”

    同日南京勤王师营地,周堪赓正擦拭御赐剑。忽闻京师陷落,老臣拔剑欲刎,却被朱大典以铁掌击落:“糊涂!杨阁部血染沙场是为殉国,老夫蹚浑水是为殉道——你今日死,殉的却是哪般?”剑刃插进黄土时,竟与当年黄河决口处的裂痕严丝合缝。

    (尾声)

    顺治二年秋,新任河道总督巡视黄泛区。有老农指着一处祠堂笑叹:“供的是三位河神:周王爷持笏立云头,张土地捧图站浪里,还有个朱跛公蹲门槛啃馍。”官员近观牌位,忽见杨嗣昌灵牌隐在暗处,碑文尤奇:“论人不论官,悬格待英贤。”

    暮色四合时,黄河涛声如雷。有童谣顺流飘下:“官印沉沙底,乌纱随波去,唯有青青堤上柳,年年拂过新亭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