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二章:浴火申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一十二章:浴火申城 (第1/3页)

    一九四九年五月,江南的梅雨季尚未完全到来,但空气中已然弥漫开一种湿漉漉的、夹杂着硝烟与黄浦江海腥气的沉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包括谢文渊所在的军,如同一把已经出鞘、饮过长江水的利剑,直指中国这座最具现代气息、也最为复杂的城市——上海。

    与之前摧枯拉朽般的战役不同,部队在逼近上海外围时,接到了异常明确且反复强调的命令:既要歼灭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守军,又要尽全力保全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的完整,特别是要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重要的工业设施、市政建筑。总前委的指示甚至具体到了不能使用重炮和大型爆破,这无疑给攻坚作战戴上了一副沉重的“镣铐”。

    谢文渊站在军指挥部设在上海郊区一个废弃纱厂办公楼里,墙上的上海市区地图密密麻麻标注着敌军的防御工事:钢筋水泥的碉堡群、层层叠叠的街垒、布满电网和地雷的障碍区,以及依托高大坚固建筑构筑的火力点。敌军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集结了二十余万残兵败将,妄图将上海变成“第二个斯大林格勒”,进行旷日持久的巷战,以期引发国际干涉。

    “这是一场‘瓷器店里打老鼠’的仗。”军长指着地图,眉头紧锁,声音因连日的焦虑而沙哑,“老鼠要坚决消灭,但店里的瓷器,哪怕碰坏一件,我们都是历史的罪人。”

    谢文渊深以为然。他凝视着地图上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外滩、南京路、闸北、杨树浦……这座城市,他年轻时或许曾向往过,如今却要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进入”。他深知,攻克上海,军事上的胜利只是第一步,政治上的意义、对未来的建设更为重大。

    “命令部队,”谢文渊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断,“严格按照总前委规定,禁止使用重炮轰击市区。各师、团以营、连,甚至排、班为单位,组织精干突击队,充分发扬孤胆作战、小群动作的精神。战术上,要多用迂回、包围、分割、爆破(小规模)、攀爬、近战夜战。要像水银泻地一样,渗透进去,一块一块地啃,一条街一条街地夺!”

    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代表我军的小红旗,细致地讲解:“重点在这里,苏州河。敌人必然凭借河道负隅顽抗。我们要想办法偷渡、强渡,或者寻找桥梁抢占。特别是四川路桥、外白渡桥这些关键节点。同时,地下党的同志会尽全力提供敌军布防情报,并组织工人、学生护厂、护校,里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